多数轻度毛囊炎可以自愈,但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毛囊炎需医疗干预。毛囊炎的自愈概率主要与感染程度、免疫状态、日常护理、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浅表性细菌性毛囊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7-10天可自愈,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轻微疼痛;深部感染(如疖肿)需抗生素治疗。
免疫功能正常者自愈概率较高,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进展为慢性毛囊炎,需控制血糖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避免挤压病灶、停用致痘化妆品、保持面部清洁可促进自愈,反复接触刺激物(如机油)会导致病情迁延。
合并脂溢性皮炎或痤疮者易继发马拉色菌毛囊炎,表现为瘙痒性脓疱,需联用酮康唑洗剂和口服伊曲康唑。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面部,避免辛辣饮食,出现发热或直径超过1厘米的脓肿应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