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1个月时服药需根据药物类型评估风险,常见致畸药物包括异维A酸、甲氨蝶呤、华法林等,处理方式主要有停药观察、产前诊断、胎儿监测、医学干预。
立即停用潜在致畸药物,多数药物在孕早期短期接触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及种类供医生评估。
孕11-14周进行NT检查,16-20周做无创DNA或羊水穿刺,排查染色体异常。异维A酸暴露者需重点筛查颅面部畸形。
通过超声动态观察胎儿发育,药物致畸多发生在孕5-10周器官形成期,四维彩超可检测心脏、神经管等结构异常。
维生素K拮抗剂暴露需补充维生素K,抗癫痫药物致畸可调整为左乙拉西坦等低风险药物,具体方案由产科与药学专家共同制定。
建议携带药物包装至产科与优生遗传科联合门诊评估,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妊娠,后续按时完成唐筛、大排畸等产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