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概述

泌尿系结石简称尿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因尿液浓缩沉淀形成颗粒或成块样聚集物,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路结石,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约4~5∶1。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临床表现因结石所...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下腹
  • 应该挂什么科?泌尿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小便浑浊、肾后性肾衰、尿流中断、尿涩、排尿困难、血尿、尿液氨水味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盆腔CT、肾脏及输尿管B超、膀胱镜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无人群限制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李青

Q: 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优点有哪些?

A:

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的优点主要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

1、创伤小

微创手术通过自然腔道或微小切口完成,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大面积组织损伤,术后疼痛轻且疤痕不明显。

2、恢复快

患者通常术后1-3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较传统手术2周以上的恢复期显著提升效率。

3、并发症少

术中出血量通常少于50毫升,感染、输尿管狭窄等风险降低,尤其适合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患者。

4、适用范围广

可处理肾盂、输尿管各部位结石,对2厘米以下结石碎石取石一次完成,复杂病例可分期治疗。

术后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何学酉

Q: 什么是泌尿系结石?

A:

泌尿系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中形成的固体矿物质沉积物,主要由尿液中晶体物质过度饱和析出形成。泌尿系结石按成分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类型,常见症状有腰部绞痛、血尿、排尿困难等。

1、形成原因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胱氨酸代谢异常,增加胱氨酸结石风险。长期饮水不足或高盐饮食会使尿液浓缩,促进晶体析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疾病可升高尿钙水平。尿路感染时细菌分解尿素产生的碱性环境易形成磷酸铵镁结石。此外,高温环境工作、久坐少动等生活习惯也会影响结石生成。

2、常见症状

结石较小可能无症状,较大结石会引起典型腰部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及会阴。输尿管结石可能引发肾积水,表现为患侧腰部胀痛。膀胱结石可能导致排尿中断、尿频尿急。尿道结石常见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几乎所有类型结石都可能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会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无创首选,可发现5毫米以上结石。X线腹部平片能显示阳性结石,但对尿酸结石不敏感。CT尿路成像能精确定位结石位置和大小,是诊断金标准。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或晶体。血液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异常。部分患者需进行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评估代谢风险。

4、治疗措施

小于6毫米的结石多可通过大量饮水、服用排石药物促进自行排出。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1-2厘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可直接处理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处理较大肾结石。开放性手术现已少用。所有患者均需调整饮食结构,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患者需碱化尿液。

5、预防复发

每日饮水量应保持2000-3000毫升,使尿液呈淡黄色。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减少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尿酸结石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饮食。胱氨酸结石患者需终身保持低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情况,代谢异常者需长期服用枸橼酸钾等药物调节尿液成分。高温作业者需特别注意补充水分。

预防泌尿系结石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肾绞痛。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会增加尿酸结石风险。出现不明原因腰痛或血尿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害。结石成分分析可为个体化预防提供重要依据,取出的结石应送检明确类型。

李青

Q: 泌尿系结石0.3×0.4cm是什么意思

A:

泌尿系结石0.3×0.4cm表示结石体积较小,属于轻度疾病范畴,通常可通过保守治疗排出。结石大小直接影响处理方式,主要与结石位置、成分、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

1、结石体积

0.3×0.4cm属于5毫米以下的小结石,约80%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自然排出。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液稀释。

2、成分影响

尿酸结石可通过碱化尿液溶解,草酸钙结石需限制高草酸食物。成分分析需通过结石标本或尿液代谢评估确定。

3、症状程度

无症状小结石可观察等待,若出现肾绞痛、血尿或尿路感染需药物干预。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等。

4、解剖因素

输尿管狭窄或先天畸形可能影响结石排出效率。超声或CT检查可评估尿路通畅性,必要时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保持每日尿量2000-2500毫升,限制高钠高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需急诊处理。

张国喜

Q: 泌尿系结石最常见的类型

A:

泌尿系结石最常见的类型有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感染性结石。

1、草酸钙结石

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结石类型,约占所有结石的70%-80%,可能与高草酸饮食、低钙饮食、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

2、磷酸钙结石

磷酸钙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的10%-20%,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

3、尿酸结石

尿酸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的5%-10%,常见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可能与高嘌呤饮食、酸性尿液等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痛等症状。

4、感染性结石

感染性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的5%-10%,主要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变形杆菌,通常表现为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建议多饮水、均衡饮食,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形成。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