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次播放 时长01:20
68190次播放 时长02:10
62471次播放 时长01:48
67935次播放 时长01:44
85716次播放 时长01:33
62731次播放 时长01:44
79000次播放 时长02:01
44713次播放 时长02:03
A: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病变等原因引起。 内镜下止血是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注射等。内镜下止血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止血效果较好,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药物治疗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血管加压素、质子泵抑制剂等。奥曲肽、特利加压素、奥美拉唑等药物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适用于轻中度出血或术前准备。 介入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球囊阻断逆行静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外科手术包括门体分流术、断流术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反复出血、内镜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但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患者情况。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避免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内镜检查,遵医嘱规范用药。1、内镜下止血
2、药物治疗
3、介入治疗
4、外科手术
Q: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A: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位管理、饮食调整、生命体征监测和心理支持。 患者需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平卧导致误吸,休克患者应抬高下肢促进回心血量。 急性期需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冷流质饮食,恢复期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软食。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及呕血便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变化,警惕休克早期表现。 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解释治疗过程,避免情绪波动加重出血,必要时可配合镇静措施。 护理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配合止血治疗,恢复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1、体位管理:
2、饮食调整:
3、生命体征监测:
4、心理支持:
Q: 上消化道出血怎么检查
A:
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胶囊内镜检查等方式确诊。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原因引起。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和病变性质,同时可进行止血治疗。胃镜检查前需禁食,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活检。 血常规可评估失血程度,凝血功能检查可排除凝血障碍,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腹部CT或血管造影可用于明确出血部位,尤其适用于胃镜检查无法确定出血源的情况。血管造影还可同时进行栓塞止血治疗。 对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的小肠出血,可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吞服微型摄像头胶囊,可拍摄整个消化道图像,但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 出现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检查后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恢复期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1、胃镜检查
2、实验室检查
3、影像学检查
4、胶囊内镜检查
Q: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吗
A: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否严重需结合出血量及病因判断,轻度出血可能仅表现为黑便,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多由胃炎或胃溃疡引起,表现为黑便或呕咖啡样物,可通过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联合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治疗。 常见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或溃疡侵蚀血管,伴随呕鲜血、心悸,需内镜下止血并静脉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时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需紧急输血并实施内镜钛夹止血或血管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死亡率较高,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准备TIPS手术。 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应立即禁食平卧,监测血压心率,所有患者均需急诊入院评估,出血停止后需完善胃镜排查恶性肿瘤。1、轻度出血
2、中度出血
3、重度出血
4、致命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