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57次播放 时长02:13
90344次播放 时长02:17
92812次播放 时长02:09
77888次播放 时长02:18
77626次播放 时长02:08
49262次播放 时长02:02
51801次播放 时长02:28
57234次播放 时长02:25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58487阅读
Q: 斜视矫正术怎么做
A:
斜视矫正术主要通过调整眼外肌长度或位置改善眼位,手术方式主要有直肌后徙术、直肌缩短术、肌腱折叠术、肌肉转位术。 将眼外肌止点向后移位以减弱肌肉拉力,适用于内斜视或外斜视的矫正,需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 切除部分眼外肌后重新缝合以增强肌肉张力,常用于矫正麻痹性斜视,术中需精确计算缩短量。 通过折叠松弛的肌腱增强肌肉力量,多用于垂直斜视矫正,具有可逆性和调整灵活性的特点。 将功能正常的眼外肌部分移植至麻痹肌肉附着点,适用于先天性眼肌麻痹病例,可改善眼球运动协调性。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定期复查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碰撞。1、直肌后徙术:
2、直肌缩短术:
3、肌腱折叠术:
4、肌肉转位术:
Q: 孩子眼斜视怎么治疗
A:
孩子眼斜视可通过光学矫正、视觉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屈光不正、眼肌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需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或棱镜镜片。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及时调整镜片度数。 通过遮盖疗法、眼球运动训练等改善双眼协调性。家长需每日监督孩子完成训练计划,坚持3-6个月可见效果。 肉毒杆菌素注射可暂时缓解部分眼肌异常。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阿托品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对于先天性眼肌麻痹或顽固性斜视,可能需行眼外肌缩短术、眼肌后徙术等。术后家长需帮助孩子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建议每日保证户外活动2小时,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1. 光学矫正
2. 视觉训练
3. 药物治疗
4. 手术治疗
Q: 斜视怎么控制复发
A:
斜视复发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视觉训练、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通常与屈光不正未矫正、双眼视功能异常、神经肌肉失衡、术后粘连等因素有关。 屈光不正未矫正可能导致斜视复发,表现为视物模糊或重影。需定期验光并调整眼镜度数,可配合使用棱镜片改善双眼视轴。 双眼融合功能异常易引发斜视回退,常见症状为阅读困难。通过同视机训练、实体镜等强化双眼协调性,必要时使用聚散球辅助。 眼外肌张力失衡时可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适用于小角度斜视复发。可能出现短暂复视,需配合遮盖疗法。 术后瘢痕粘连或肌肉滑脱需二次手术矫正,术式包括肌肉后退术、折叠术等。术前需完善眼球运动检查和牵拉试验。 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位及立体视功能,日常避免过度用眼,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帮助维持眼肌健康。1、佩戴矫正眼镜
2、视觉训练
3、注射肉毒杆菌毒素
4、手术治疗
A:
5岁小朋友远视和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屈光矫正、遮盖疗法、视觉训练、手术治疗。 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矫正远视,需定期复查调整镜片度数,防止弱视发展。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验光检查。 对伴有弱视的患儿遮盖优势眼,强迫使用弱视眼,家长需每日监督遮盖时间并记录视力变化,通常每天遮盖2-6小时。 通过双眼融合训练、立体视刺激等改善眼位偏斜,需在专业视光师指导下进行,家长应配合完成家庭训练计划。 对斜视角度大于15度或非调节性斜视,可能需行眼外肌手术调整眼球位置,术后仍需配合视觉训练巩固效果。 治疗期间家长应保证孩子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1、屈光矫正
2、遮盖疗法
3、视觉训练
4、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