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概述

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 发病部位在哪里?胸腔
  • 应该挂什么科?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呕吐、剧烈疼痛 、血压高、面色苍白、恶心、氧分压低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胸部MRI、心电图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患者多见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田洪波

Q: 主动脉夹层b型死亡几率

A:

主动脉夹层B型死亡概率较高,主要与夹层范围、血压控制、器官缺血、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1、夹层范围

夹层累及主动脉范围越广,血管破裂风险越大,死亡概率随之升高。需通过CT血管造影评估病变程度。

2、血压控制

未及时控制高血压会加速夹层进展,收缩压超过180mmHg时死亡率显著增加。需静脉使用降压药物稳定血压。

3、器官缺血

分支血管受累导致重要脏器缺血时,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需监测乳酸及器官功能指标。

4、治疗时机

发病24小时内未行手术干预的患者,死亡率随延迟时间呈指数级上升。急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改善预后。

确诊后应立即绝对卧床,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血管撕裂,同时严格控制血压并尽快转诊至心血管外科中心。

田洪波

Q: 主动脉夹层a型存活率

A:

主动脉夹层A型存活率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未经手术干预的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可将存活率提升至70%-90%。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夹层范围、器官灌注状态、基础疾病控制及术后并发症。

1、手术时机

发病24小时内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存活率最高,每延迟1小时治疗死亡率增加1%-2%。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撕裂样胸痛伴血压异常。

2、夹层范围

累及升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开口者预后较差,可能引发急性心包填塞或心肌梗死。需联合进行主动脉置换与冠脉重建术。

3、器官灌注

出现脑卒中、肠系膜缺血或急性肾损伤等多器官灌注不良时,死亡率显著升高。术中需优先重建重要分支血管血供。

4、术后管理

控制血压波动与抗凝治疗可降低二次夹层风险,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类药物是基础用药方案,需终身随访监测。

术后应严格低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CT血管造影复查,警惕吻合口漏或假性动脉瘤等远期并发症。

田洪波

Q: 主动脉夹层症状和体征

A:

主动脉夹层早期表现为突发撕裂样胸痛,进展期可出现休克或器官缺血体征,终末期可能因血管破裂导致猝死。

1、剧烈胸痛

典型症状为前胸或后背突发刀割样疼痛,常向肩胛区或腹部放射,疼痛程度与夹层扩展范围相关,需立即使用吗啡镇痛并控制血压。

2、血压异常

近端夹层多见双侧上肢血压差超过20mmHg,远端夹层可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低血压休克,需静脉使用艾司洛尔联合硝普钠降压。

3、器官缺血

冠状动脉受累引发心肌梗死,肠系膜动脉缺血导致腹痛便血,肾动脉受累出现少尿,需紧急CT血管造影明确缺血范围。

4、神经系统症状

颈动脉受累可引起晕厥或偏瘫,脊髓缺血导致截瘫,需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必要时行脑保护治疗。

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用力动作,立即呼叫急救转运至具有血管外科的医院,途中持续心电监护并维持收缩压在100-120mmHg。

田洪波

Q: 主动脉夹层能治好吗

A:

主动脉夹层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治愈概率与分型、就诊时机密切相关。StanfordA型需紧急手术,B型可药物或介入干预。

1、药物控制

急性期使用美托洛尔、硝普钠等降压药降低血管壁压力,配合吗啡镇痛。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B型夹层,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

2、介入治疗

通过主动脉覆膜支架隔绝破口,适用于降主动脉夹层。需排除血管迂曲等禁忌症,术后存在内漏、移位等并发症风险。

3、外科手术

A型夹层需行升主动脉置换+冠脉重建,深低温停循环下操作。手术死亡率较高,但可有效预防主动脉破裂等致命并发症。

4、长期管理

控制高血压是核心,需终身服用降压药。定期CT随访观察假腔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夹层进展。

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卧床制动,避免情绪激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影像复查,术后康复期需逐步恢复活动量。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