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69次播放 时长00:54
88361次播放 时长02:13
81612次播放 时长02:12
87593次播放 时长02:19
67795次播放 时长02:18
82698次播放 时长02:27
75881次播放 时长02:21
63016次播放 时长01:24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53853阅读
Q: 跟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
A:
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方法主要有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饮食调整。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避免沾水或剧烈摩擦。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配合冰敷抬高患肢缓解肿胀。 术后早期进行足趾活动及踝泵运动,逐步增加踝关节屈伸训练,6周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练习。 增加牛奶、鸡蛋、西蓝花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粉促进骨痂形成。 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避免过早完全负重,睡眠时用软枕垫高患肢有助于消肿。1、伤口护理:
2、疼痛管理:
3、功能锻炼:
4、饮食调整:
Q: 跟骨骨折缓解疗方法是什么
A:
跟骨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跟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通过石膏固定保持骨折端稳定,促进愈合。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 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塞来昔布减轻炎症反应,碳酸钙补充钙质促进骨愈合。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拆除石膏后可通过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促进软组织修复,渐进性负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严重粉碎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面塌陷者可能需植骨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 恢复期间建议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1、石膏固定
2、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手术治疗
Q: 跟骨骨折后遗症
A:
跟骨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创伤性关节炎、足弓塌陷、跟骨畸形愈合、慢性疼痛等,多数可通过康复训练和医疗干预缓解。 跟骨骨折可能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关节僵硬。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关节融合术。 骨折后足弓支撑结构破坏可能导致扁平足,伴随行走疲劳和足底疼痛。建议使用定制矫形鞋垫,配合腓肠肌拉伸和足底筋膜放松训练。 骨折复位不良会导致跟骨增宽或短缩,影响穿鞋和步态。早期可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改善,晚期需截骨矫形手术修复。 软组织粘连或神经损伤可能引起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局部压痛和感觉异常。可采用超声波理疗联合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神经调节治疗。 康复期建议控制体重,避免跳跃和长时间站立,定期复查跟骨CT评估愈合情况,必要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水中步行训练。1、创伤性关节炎
2、足弓塌陷
3、畸形愈合
4、慢性疼痛
A:
跟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解决。跟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通过专业医生手法操作恢复骨骼正常解剖位置,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效果。 对稳定性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 严重粉碎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能与跟骨解剖结构复杂、暴力外伤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剧烈疼痛、明显肿胀等症状。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恢复期可配合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恢复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吸烟饮酒,根据康复进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1、手法复位
2、石膏固定
3、手术治疗
4、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