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次播放 时长01:01
315次播放 时长01:55
70次播放 时长01:06
68次播放 时长01:08
60745次播放 时长03:14
94387次播放 时长03:05
66485次播放 时长03:08
82108次播放 时长03:07
居宝芹 淮北矿工总医院 妇产科
65284阅读
陈文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61909阅读
Q: 孕妇早期尿失禁正常吗
A:
孕妇早期尿失禁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妊娠期尿失禁可能由激素变化、子宫压迫、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尿道括约肌松弛。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质。 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导致储尿量减少。可采取定时排尿、控制饮水量等方式缓解,睡眠时建议侧卧减轻压迫。 妊娠期胶原蛋白改变使盆底支撑力下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盆底肌训练,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可能与抵抗力下降、细菌滋生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需尿常规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孕期安全用药。 建议穿着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若出现排尿疼痛或血尿需立即就诊。1、激素变化:
2、子宫压迫:
3、盆底肌松弛:
4、泌尿感染:
Q: 尿失禁如何医治
A:
尿失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便秘和过度用力。超重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对膀胱的影响。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控尿能力。建议每天重复进行收缩训练,持续数月可见效果。 可使用米拉贝隆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托特罗定减少膀胱收缩,雌激素软膏改善萎缩性尿道炎。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 严重病例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或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建议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穿着透气棉质内裤。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1、生活方式调整
2、盆底肌训练
3、药物治疗
4、手术治疗
Q: 产后尿失禁会不会自愈
A:
产后尿失禁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恢复程度与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盆底肌损伤程度、分娩方式、产后护理、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妊娠和分娩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或撕裂,轻度损伤通过凯格尔运动等康复训练可逐渐恢复,严重损伤需结合电刺激治疗。 阴道分娩比剖宫产更易造成盆底结构损伤,顺产产妇应产后42天起加强盆底肌锻炼,必要时使用子宫托辅助支撑。 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坚持每日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升康复效果。 合并慢性咳嗽、便秘或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延缓恢复,需同步治疗原发病,顽固性尿失禁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 建议产妇在产后6周进行盆底功能评估,日常可穿棉质透气内裤避免感染,控制液体摄入时间并记录排尿日记。1、盆底肌损伤
2、分娩方式
3、产后护理
4、基础疾病
Q: 孕妇为什么会尿失禁
A:
孕妇尿失禁可能由子宫压迫膀胱、盆底肌松弛、激素水平变化、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控制饮水量、使用护垫、及时就医等方式改善。 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直接压迫膀胱,导致储尿空间减少。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采取侧卧睡姿减轻压迫,无须特殊治疗。 孕激素使盆底肌肉韧带松弛,控尿能力下降。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训练。 孕酮水平升高导致尿道括约肌张力降低。通常产后6周内逐渐恢复,期间可使用护垫防护,避免摄入利尿食物。 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力下降、细菌逆行感染有关,常伴随尿频尿痛。需尿常规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孕妇安全抗生素。 建议孕妇避免提重物和剧烈咳嗽,选择棉质内裤并保持会阴清洁,多数情况产后可自行缓解。若出现发热或血尿需立即就诊。1、子宫压迫膀胱
2、盆底肌松弛
3、激素水平变化
4、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