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次播放 时长02:30
668次播放 时长03:28
801次播放 时长02:25
281次播放 时长01:47
74212次播放 时长02:03
64489次播放 时长02:58
48306次播放 时长03:10
57916次播放 时长02:52
李竹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61287阅读
凤兆海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57615阅读
Q: 脑梗就是脑卒中么
A:
脑梗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脑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约占脑卒中的大部分比例,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偏瘫、言语不清等。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约占脑卒中的小部分比例,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 脑梗死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房颤血栓脱落引起,脑出血多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相关。 脑梗死需在时间窗内溶栓或取栓,脑出血需控制血压和降低颅内压,严重时需手术清除血肿。 建议出现突发神经功能障碍时立即就医,确诊类型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1、脑梗死
2、脑出血
3、发病机制
4、治疗差异
Q: 脑卒中的分类
A: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隐匿性脑卒中四种类型。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约占脑卒中病例的多数比例,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 脑内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可分为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因素相关。 俗称小中风,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警信号。 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影像学检查可见脑部缺血性改变,多见于老年人群。 脑卒中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出现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1、缺血性脑卒中
2、出血性脑卒中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隐匿性脑卒中
Q: 什么是脑卒中?
A: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畸形破裂等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需溶栓或取栓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因高血压或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伴随剧烈头痛和意识障碍,需降压或手术清除血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4小时内缓解,但需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进展。 脑血管畸形破裂属于罕见病因,青年人多见,需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出现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1、缺血性脑卒中
2、出血性脑卒中
3、短暂性脑缺血
4、血管畸形破裂
Q: 什么是脑卒中筛查
A:
脑卒中筛查是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的系统性评估,主要包括血压检测、血脂检查、颈动脉超声、心电图等项目,用于早期识别风险因素。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筛查时需测量静息血压,若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需警惕。 通过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4毫摩尔每升可能增加脑卒中概率。 无创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情况,颈动脉狭窄超过50%或存在不稳定斑块时脑卒中风险显著升高。 筛查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倍,需结合CHA2DS2-VASc评分评估抗凝治疗必要性。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1、血压检测
2、血脂检查
3、颈动脉超声
4、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