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Q热(Q热)

Q热

Q热概述

Q热(QFever)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Rickettsiaburneti,Coxiellaburnet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突然起病、发热,乏力、头痛、肌痛与间质性肺炎,无皮疹为主要特征。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Queensland)发现并首先描述,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身
  • 应该挂什么科?呼吸内科、传染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发热、头痛、咳痰、胸痛、神疲乏力、呕吐、流行性肌痛、盗汗、恶心、腹痛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液检查、病原体检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活检)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问答

更多

徐秀亮

Q: 急性Q热病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

急性Q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肺炎、肝炎等。症状按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排列。

1、发热

急性Q热患者几乎均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1-2周,伴有寒战和全身不适。

2、头痛

剧烈头痛是特征性表现,多位于前额或眼眶后,常伴随畏光症状。

3、肌肉酸痛

全身肌肉酸痛明显,以腰背部和下肢为著,严重者影响日常活动。

4、肺炎表现

约半数患者出现干咳、胸痛等肺炎症状,胸部影像学可见肺部浸润影。

5、肝炎表现

部分患者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肝炎症状,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升高。

急性Q热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徐秀亮

Q: Q热病一般爆发在哪里?

A:

Q热病一般爆发在畜牧区、农场、屠宰场等与牲畜密切接触的环境,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至周边社区。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

Q热病在畜牧密集地区更易流行,尤其是未规范处理牲畜排泄物或胎盘的环境。牧民、兽医、屠宰场工人因职业暴露风险较高,可能通过吸入含病原体的粉尘或接触感染动物组织而发病。病原体在干燥环境中可长期存活,随风飘散的污染尘埃可能导致远离牧场的居民感染。部分病例与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有关,但人际直接传播极为罕见。

日常应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动物制品,处理生肉时佩戴手套口罩,饮用彻底煮沸的奶类。出现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且存在牲畜接触史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羟基氯喹等药物治疗,妊娠期感染需特别警惕慢性化风险。

徐秀亮

Q: 羊流感为什么被称作Q热?

A: Q热也被称为“Q型流感”或“羊流感”。1935年一位医生首先报道了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屠宰场工人中一种不明原因的热病。“Q”是提问的意思,因为当时不明原因,被命名为“Q热”。也有人认为“Q”是昆士兰的简称,因为该病发现于昆士兰而被命名为“Q热”两年后,Q热的病原体被发现是一种立克次氏体引起,俗称“Q热立克次氏体”。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