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概述

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多动症)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见于长期(1年以上)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减量或停服后最易发生,一般认为在长期阻断纹状体多巴胺能受体后,后者反应超敏所致,也可能与基底节γ-氨基丁酸功能受损有关。
  • 发病部位在哪里?神经
  • 应该挂什么科?神经内科、中医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捕蝇舌征、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弹钢琴指(趾)征、身体摇晃征、面肌抽搐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PET显像、血液检查、核磁共振(MRI)、CT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老年患者,尤其女性,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减量或停服者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范存刚

Q: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由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遗传易感性、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药物方案、对症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1、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诱因,可能与药物导致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不自主的舌唇抖动或肢体抽动。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或换用氯氮平、喹硫平等低风险药物。

2、遗传倾向

携带DRD3基因变异者发病风险显著增高,这类患者药物代谢能力异常,更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建议有家族史者用药前进行基因检测,可考虑使用利培酮联合维生素E预防。

3、多巴胺失调

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受体超敏化会导致运动控制异常,常伴随肌张力障碍。可使用金刚烷胺调节多巴胺活性,或通过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改善局部症状。

4、基底节病变

影像学检查可见尾状核萎缩等器质性改变,这类患者症状往往更顽固。深部脑刺激手术可能对部分病例有效,需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治疗。

患者应避免突然停药,定期进行步态和吞咽功能评估,日常可通过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改善运动协调性,出现咀嚼困难时需调整食物性状防止误吸。

梁红

Q: 什么药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A: 像运动障碍疾病又被医学界称之为锥体外系疾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就是随意运动调节方面的功能出现障碍,从而让感觉以及小脑功能起不到作用,可以服用普萘洛尔效果不错,还可以服用氯硝西泮以及氯氮平进行治疗。为确定原因,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李渊

Q: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以治吗

A: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的肌群不自主节律性重复动作,奥氮平在用药2年以上可以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意见建议:目前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无特殊方法。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后,首先应减小当前奥氮平的使用量,逐渐停用,在停用期间,去找精神可专家给予换用其他药物

赵玉林

Q: 如何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

A: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以通过避免一些危险的因素来进行预防,不能经常胡乱服用精神类型的药物,必须是精神出现了异常才能服用,尤其是治疗抑郁症之类的药物。减少服用安眠类的药物也可以有效预防病症,迟发性运动障碍一般都是因为服用药物的剂量超标导致的。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