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89次播放 时长03:08
97463次播放 时长02:20
91317次播放 时长02:21
104071次播放 时长02:32
109171次播放 时长02:13
106276次播放 时长02:20
93992次播放 时长02:11
76784次播放 时长02:13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57453阅读
高其宏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63270阅读
高其宏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58048阅读
Q: 乳腺肿瘤有传染性吗
A:
乳腺肿瘤不具有传染性。乳腺肿瘤属于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有关,不会通过接触、飞沫或血液等途径传播。 部分乳腺肿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BRCA1/2基因突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筛查。 长期雌激素暴露可能增加风险,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或激素替代治疗,需监测激素相关指标。 肥胖、饮酒及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可能间接影响发病概率,保持健康体重和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 辐射暴露或化学致癌物接触可能诱发细胞异常增殖,需避免高危职业暴露和减少环境污染接触。 乳腺肿瘤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同时注意均衡饮食、调节心理压力,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1、遗传因素
2、激素水平
3、生活方式
4、环境因素
Q: 什么是乳腺肿瘤治疗方法
A:
乳腺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乳腺肿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手术是乳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术。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全乳切除术适用于较大或多发肿瘤。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决定。 放射治疗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耐受性制定方案。 化学治疗通过药物杀灭肿瘤细胞,常用药物包括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等。化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子分型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治疗前需检测激素受体状态,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乳腺肿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1、手术切除
2、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
4、内分泌治疗
Q: 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区别
A:
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长方式、边界形态、转移能力及预后效果等方面,主要差异包括生长速度、包膜完整性、组织浸润性、复发概率。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可能数年无明显变化;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体积明显增大,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后采取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良性肿瘤多有完整纤维包膜,触诊时活动度好;恶性肿瘤常突破包膜向周围浸润,固定不易推动,需结合影像学与穿刺检查明确性质。 良性肿瘤不侵犯邻近组织,边界清晰;恶性肿瘤呈蟹足样生长,易侵犯淋巴管和血管,伴随乳头溢血或皮肤橘皮样变等症状。 良性肿瘤完整切除后极少复发;恶性肿瘤即使手术切除仍可能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需长期随访并配合靶向治疗等综合干预。 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发现肿块及时就诊,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雌激素类保健品摄入。1、生长速度
2、包膜完整性
3、组织浸润性
4、复发概率
Q: 乳腺肿瘤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A:
乳腺肿瘤的早期信号主要有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异常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早期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的无痛性肿块,活动度差,常见于乳腺外上象限,可能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相关,需通过超声或钼靶检查鉴别。 非哺乳期出现血性、浆液性或清水样溢液,尤其是单侧乳头单孔溢液,需警惕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可能,建议进行乳管镜检查。 肿瘤侵犯Cooper韧带会导致皮肤凹陷呈酒窝征,晚期可能出现皮肤橘皮样变或溃烂,这类改变多提示浸润性乳腺癌进展。 同侧腋窝出现质硬、融合、固定的淋巴结,可能为肿瘤转移的首发表现,需结合乳腺MRI评估肿瘤分期。 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接受乳腺超声联合钼靶筛查,发现异常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1、乳房肿块
2、乳头溢液
3、皮肤改变
4、腋窝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