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14815阅读
李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17034阅读
李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21791阅读
Q: 什么病会导致胃出血
A:
胃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引起,按病情严重程度从轻度到罕见排序。 胃酸侵蚀胃黏膜形成溃疡面,表现为上腹痛、黑便。可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等药物抑制胃酸并保护黏膜。 酒精或药物刺激导致胃黏膜广泛糜烂,突发呕血伴恶心。需停用损伤因素,静脉用雷尼替丁、生长抑素等控制出血。 肿瘤组织侵犯血管引发呕血,常伴消瘦、贫血。需胃镜取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化疗。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扩张破裂,大量呕血危及生命。需内镜下止血,必要时行TIPSS手术降低门脉压力。 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禁食平卧,尽快就医排查病因,治疗期间避免粗糙辛辣食物,遵医嘱规范用药。1、消化性溃疡
2、急性胃黏膜病变
3、胃癌
4、静脉曲张破裂
Q: 肺出血和胃出血的区别
A:
肺出血和胃出血的主要区别在于出血来源、伴随症状及基础疾病,肺出血多源于呼吸道疾病,胃出血常见于消化道病变。 肺出血通常由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或肺癌等呼吸道疾病引起,血液经咳嗽排出;胃出血多因胃溃疡、胃炎或食管静脉曲张导致,血液通过呕吐或粪便排出。 肺出血常表现为鲜红色泡沫状血痰,可能混有痰液;胃出血多为暗红色或咖啡样呕吐物,若经肠道排出则呈柏油样黑便。 肺出血多伴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胃出血常伴随上腹痛、恶心、呕血及黑便等消化道症状。 肺出血常见于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或凝血功能障碍;胃出血多见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无论疑似肺出血或胃出血均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出血量及性状供医生参考。1. 出血来源
2. 血液特征
3. 伴随症状
4. 基础疾病
Q: 胃出血能自行痊愈吗
A:
胃出血多数情况下无法自行痊愈,需及时就医干预。胃出血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支持等。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有助于局部止血。 胃镜下可进行钛夹止血、电凝止血等操作,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可见血管残端的情况。 对于大出血或内镜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胃大部切除术、血管结扎术等外科干预。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时需输血,同时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胃出血患者应禁食1-2天,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1、药物治疗
2、内镜治疗
3、手术治疗
4、输血支持
Q: 胃出血是什么原因
A:
胃出血可能由胃溃疡、急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原因引起。 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黑便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等药物。 急性胃炎可能与酒精刺激、应激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恶心等症状。治疗可选用雷贝拉唑、硫糖铝、蒙脱石散等药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能与门静脉高压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休克等症状。治疗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胃癌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消瘦、持续黑便等症状。治疗需手术切除联合化疗。 胃出血患者应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出血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并及时就医。1、胃溃疡
2、急性胃炎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4、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