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95次播放 时长02:17
54058次播放 时长04:00
59746次播放 时长02:06
朱陵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神经内科
63770阅读
Q: 老年抑郁症如何治愈
A:
老年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老年抑郁症通常由生理变化、心理因素、慢性疾病、社会孤立等原因引起。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纠正负面思维模式,人际治疗可改善社交关系,支持性心理治疗能缓解孤独感。心理治疗需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药物可调节神经递质。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家庭关怀可减轻孤独感,社区活动能增加社交机会,志愿者服务有助于重建价值感。建议家属定期陪伴并鼓励参与集体活动。 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适度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均衡饮食能维持神经功能。建议保持每天30分钟散步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 老年抑郁症治疗需要多维度干预,建议家属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诊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预防跌倒等药物副作用。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3、社会支持:
4、生活方式:
Q: 老年抑郁症吃什么药好
A:
老年抑郁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物,具体用药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及药物耐受性评估。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引起轻度胃肠不适。 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合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可改善睡眠障碍和食欲减退症状。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对伴有慢性疼痛的抑郁症状效果显著。 老年抑郁症用药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变化,配合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可提升疗效,避免突然停药。1、舍曲林
2、艾司西酞普兰
3、米氮平
4、文拉法辛
A:
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电休克治疗(ECT)效果通常较好,尤其适用于药物难治性、伴自杀倾向或严重躯体症状的病例。治疗效果受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治疗参数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ECT对急性重度抑郁发作缓解率较高,约半数患者在6-12次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期记忆减退等可逆性副作用。 适用于对抗抑郁药反应差、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老年患者。治疗前需评估心血管功能及骨质疏松情况。 采用改良型右单侧电极放置可降低认知影响,根据年龄调整电量参数,通常需要8-12次为一个疗程,维持治疗可预防复发。 需联合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治疗后建议继续服用抗抑郁药。定期随访评估认知功能,必要时配合营养神经药物。 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加强跌倒预防及营养支持。1、疗效显著
2、适应症明确
3、参数调整
4、综合管理
A:
老年抑郁症采用电休克治疗(ECT)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药物难治性、伴自杀倾向或严重躯体症状患者,疗效影响因素主要有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治疗参数设置、个体耐受性。 中重度抑郁伴精神病性症状时ECT有效率较高,治疗期间需联合抗抑郁药物维持效果,常用药物包括舍曲林、米氮平、文拉法辛。 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需调整治疗参数,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和骨密度评估,治疗中可能使用短效麻醉剂丙泊酚和肌松药琥珀胆碱。 双侧电极放置比单侧起效更快但认知影响更明显,现代改良ECT已显著降低记忆损害风险,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 年龄越大对胆碱能系统影响越明显,80岁以上患者需减少刺激电量,治疗前后需监测电解质和认知功能变化。 建议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社交活动,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和记忆变化,配合医生做好疗程后药物维持治疗计划。1、病情程度
2、基础疾病
3、参数设置
4、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