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十二指肠旁疝(十二指肠旁疝)

十二指肠旁疝

十二指肠旁疝概述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肠管和(或)肠襻被包绕在十二指肠旁的腹膜后隐窝内,称为十二指肠旁疝,亦称肠系膜疝、先天性结肠系膜疝和腹膜后疝。因由胚胎期中肠旋转异常所致,是为先天性腹内疝,左侧尤为多见。
  • 发病部位在哪里?上腹
  • 应该挂什么科?消化内科、肛肠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肠鸣、肠鸣音消失、恶心、腹痛、腹胀、呕吐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胃及十二指肠造影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问答

更多

邸志勇

Q: 什么是十二指肠旁疝

A:

十二指肠旁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内疝,属于先天性或后天性肠系膜缺损导致的肠管嵌顿性疾病,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肠梗阻、绞窄性疝、肠坏死等类型。

1、先天性因素

胚胎期肠旋转异常导致肠系膜固定缺陷,可能形成腹膜隐窝或裂隙。需通过影像学确诊,严重时需手术修补缺损。

2、后天性诱因

腹部手术创伤、炎症粘连或腹压骤增可能导致肠系膜薄弱区破裂。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腹痛,CT检查可明确疝环位置。

3、解剖学特点

多发于十二指肠升部左侧的Landzert隐窝或右侧的Waldeyer隐窝。典型症状为餐后腹胀呕吐,需与肠扭转鉴别诊断。

4、并发症风险

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肠缺血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急诊手术需切除坏死肠段并行疝囊复位。

术后需保持低纤维饮食,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定期复查排除复发。出现持续腹痛应立即就医。

许吉成

Q: 十二指肠旁疝怎样治疗

A:

十二指肠旁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腹腔镜修补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十二指肠旁疝通常由先天性腹膜缺陷、腹内压增高、创伤性因素、术后粘连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或负重,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可穿戴腹带减轻症状。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缓解反酸,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改善腹胀,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减少胃酸分泌。

3、腹腔镜修补术

适用于多数病例,通过人工补片加强疝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4、开放手术

针对复杂疝或腹腔镜手术失败者,需直接缝合疝囊并加固腹壁,术后需严格预防感染和粘连。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定期复查评估修复效果。

邢龙

Q: 十二指肠旁疝有什么症状

A:

十二指肠旁疝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肠梗阻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不适到进展期消化道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出现绞窄性肠梗阻。

1、上腹隐痛

早期表现为间歇性上腹部钝痛或胀痛,可能与疝囊压迫局部神经或肠管轻度嵌顿有关,可通过调整体位缓解,若持续加重需排除肠缺血。

2、餐后饱胀

进食后上腹压迫感明显,因疝内容物挤压胃部导致排空延迟,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3、恶心呕吐

疝囊压迫十二指肠引发部分梗阻时出现,呕吐物常含胆汁,需禁食胃肠减压,严重时需静脉补液,可选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缓解症状。

4、肠梗阻

突发剧烈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提示完全性梗阻,查体可见肠型及高调肠鸣音,CT检查可确诊,需急诊手术解除嵌顿防止肠坏死。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增加腹压动作,出现持续腹痛或呕吐立即就医,确诊后根据疝囊大小选择腹腔镜修补或开放手术。

吴海武

Q: 十二指肠旁疝影像表现

A:

十二指肠旁疝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肠管扩张、肠袢聚集、肠系膜血管移位、疝囊内肠管受压等特征,需结合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1、肠管扩张

疝环压迫导致近端肠管内容物淤积,表现为局部肠腔明显增宽,肠壁变薄,可见气液平面,需通过胃肠减压缓解梗阻症状。

2、肠袢聚集

疝入的肠管在腹膜后间隙形成团块状聚集,CT矢状位重建可见肠袢呈鸟嘴样改变,可能伴随肠壁水肿增厚,需警惕绞窄性坏死风险。

3、血管移位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受推挤移位,CTA检查可见血管弓形拉伸,可能影响肠管血供,严重时需手术松解疝环并评估肠管活性。

4、疝囊压迫

MRI可清晰显示疝囊内肠管受压变形,T2加权像见肠壁信号增高提示水肿,需监测是否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

确诊后应禁食并评估手术指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疝囊嵌顿,术后需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