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性关节炎、细菌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概述

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直接感染,并引起关节破坏及功能丧失的关节炎,又称细菌性关节炎或败血症性关节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和慢性关节病患者,男性居多,男女之比2~3:1。受累的多为单一的肢体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及肘关节等。如为火器损伤,则根据受伤部位而定,一般膝、肘关节发生率较高。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身
  • 应该挂什么科?骨科、骨关节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高热、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发热伴寒战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骨关节及软组织CT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和慢性关节病患者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孙淑建

Q: 化脓性关节炎严重了会截肢吗

A:

化脓性关节炎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但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早期治疗避免。病情发展主要与感染控制、骨质破坏程度、基础疾病及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1、感染控制

细菌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导致骨髓炎或败血症。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并配合引流清创术。

2、骨质破坏

关节软骨和骨组织大面积坏死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表现为关节畸形、活动受限,需关节镜清理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干预。

3、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可能加速病情恶化。需同步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4、治疗时机

延误治疗超过2周可能显著增加截肢风险。早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伴高热,确诊需关节液培养和影像学检查。

出现关节剧痛或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负重活动加重损伤。

石建民

Q: 化脓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A:

化脓性关节炎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关节引流、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与感染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抗生素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关键,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万古霉素,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疗程一般持续数周。

2、关节引流

关节腔穿刺抽液或切开引流可清除脓性分泌物,减轻关节压力,常与抗生素联用,必要时需重复进行直至感染控制。

3、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开始关节功能锻炼,包括被动活动、热敷和低频电刺激,有助于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恢复关节活动度。

4、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需行关节镜清创或开放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配合持续灌洗,适用于合并骨破坏或保守治疗无效者。

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饮食为主,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评估,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关节损伤加重。

程雷

Q: 化脓性关节炎会复发吗

A:

化脓性关节炎可能复发,复发风险主要与治疗不彻底、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免疫力低下、关节结构损伤等因素有关。

1、治疗不彻底:

抗生素疗程不足或手术清创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残留,需规范完成足量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关节腔灌洗。

2、基础疾病控制:

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基础疾病未控制会增高复发概率,需定期监测血糖或免疫指标,维持原发病稳定。

3、免疫力低下:

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会削弱抗菌能力,建议评估免疫状态并调整用药方案。

4、关节结构损伤:

既往关节破坏可能形成细菌定植灶,严重者需考虑关节融合术等重建手术降低复发风险。

康复期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加强营养摄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需及时复查。

韩世杰

Q: 什么是化脓性关节炎

A:

化脓性关节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破坏。

1、病因:

细菌通过血液传播、外伤直接侵入或邻近感染灶扩散至关节腔,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2、症状:

急性期出现关节剧烈疼痛、肿胀、皮肤发红发热,伴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膝关节、髋关节最常受累。

3、诊断:

关节穿刺液检查显示脓性渗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影像学可见关节间隙增宽。

4、治疗:

需紧急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严重者需关节腔冲洗引流,后期配合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

发病后应严格卧床休息,康复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度训练,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出现关节异常需及时复查。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