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新生儿面色发黄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观察或医疗干预。
1.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脏功能未成熟导致胆红素代谢延迟,通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率促进排泄,无须特殊治疗。
2. 母乳性黄疸母乳中某些成分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表现为黄疸持续2-3周。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必要时配合蓝光治疗。
3. 溶血性疾病可能与ABO血型不合、Rh溶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进展迅速。需立即就医,采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药物干预。
4. 胆道闭锁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常伴陶土色大便和肝脾肿大。需在生后60天内完成葛西手术或肝移植,延误治疗会导致肝硬化。
家长应每日监测黄疸范围变化,保证充足喂养,若黄疸扩散至四肢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即刻就诊。
断血流片具有止血、抗炎、调节免疫等功效,主要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等妇科出血性疾病,也可用于外伤出血。
1、止血作用断血流片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出血量。临床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遵医嘱配合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使用。
2、抗炎作用药物含断血流皂苷等成分,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对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伴炎症反应,可联合益母草颗粒、妇科千金片使用。
3、调节免疫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改善机体应激状态。针对放环后月经量增多,常与宫血宁胶囊、裸花紫珠片配伍应用。
4、促进修复能加速子宫内膜创面愈合,减少出血持续时间。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时,多与新生化颗粒、产复康颗粒协同使用。
用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血量过大或持续超过7天应及时复诊,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