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扁桃体发炎伴随发热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抗炎药物、补液支持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建议温水擦浴、退热贴冷敷等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能伴随咽痛、扁桃体化脓等症状。
3、抗炎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可退热镇痛,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适用于严重炎症反应。
4、补液支持:发热导致体液流失需适量补充电解质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退热。
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超过39℃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口腔清洁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发炎部位。
小儿过敏性鼻炎引发哮喘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紧急处理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过敏原暴露、气道高反应性、遗传因素、感染诱发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减少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床品及毛绒玩具。建议家长使用防螨床罩,避免饲养宠物。
2、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可缓解鼻炎症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有助于控制气道炎症,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用于急性发作。家长需遵医嘱规范用药。
3、免疫调节针对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可进行脱敏治疗,疗程通常持续3-5年。该治疗可能与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常伴随血清IgE水平升高。
4、紧急处理急性发作时立即远离过敏原,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严重喘息可能与气道平滑肌痉挛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避免冷空气刺激,建议家长记录症状日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