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直肠炎

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方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方主要有固冲汤、归脾汤、清热固经汤、两地汤、举元煎等。月经崩漏在中医辨证中多与脾虚、血热、肾虚、血瘀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选择合适方剂。

1、固冲汤

固冲汤由白术、黄芪、煅龙骨等组成,适用于脾虚型崩漏,表现为经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方中黄芪补气摄血,煅龙骨收敛固涩。脾虚者常伴乏力、面色萎黄,可配合艾灸足三里。使用前需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

2、归脾汤

归脾汤含人参、龙眼肉、酸枣仁等,主治心脾两虚型崩漏,多见经量多而色淡、心悸失眠。方中人参补益心脾,酸枣仁安神,适合长期劳倦或思虑过度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若出现口干咽燥需调整配伍。需与器质性子宫病变鉴别。

3、清热固经汤

清热固经汤以黄芩、生地、地骨皮为主,针对血热型崩漏,症见经血色深红黏稠、口渴烦热。黄芩清热止血,生地滋阴凉血。血热者常见舌红苔黄,可配合针刺大敦穴。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禁辛辣燥热食物。

4、两地汤

两地汤由生地、地骨皮、玄参等构成,适用于阴虚血热型崩漏,表现为经量多伴五心烦热。方中地骨皮清虚热,玄参养阴生津。此类患者多见舌红少苔,需与实热证鉴别。服药时避免熬夜,肾阳虚者不宜单独应用。

5、举元煎

举元煎含人参、升麻、柴胡等,主治气虚下陷型崩漏,多见经血淋漓、小腹坠胀。升麻升举阳气,柴胡疏解郁热。常伴气短懒言,可加灸百会穴。高血压患者慎用升麻,出血量骤增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使用中药治疗月经崩漏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组方。服药期间记录月经周期与出血情况,配合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伴头晕心悸,应及时复查调整方案。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门直肠炎的症状表现

肛门直肠炎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肛门疼痛、排便不适、分泌物增多、便血以及全身症状。肛门疼痛是肛门直肠炎的典型表现,通常为持续性钝痛或灼痛,尤其在排便时加重。排便不适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时肛门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是肛门直肠炎的常见症状,肛门周围可能出现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甚至伴有异味。便血多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排便后滴血,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量出血。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多见于感染性肛门直肠炎。肛门直肠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以及生活习惯调整。 1、肛门疼痛:肛门疼痛是肛门直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灼痛,尤其在排便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与肛门黏膜的炎症、溃疡或肛周脓肿有关。患者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疼痛,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避免久坐和穿紧身衣物也有助于减轻不适。 2、排便不适:肛门直肠炎患者常感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时肛门有异物感。这些症状可能与肛门括约肌痉挛或直肠黏膜炎症有关。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和绿叶蔬菜,有助于软化粪便,减轻排便不适。 3、分泌物增多:肛门直肠炎患者肛门周围可能出现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甚至伴有异味。分泌物增多可能与黏膜炎症或感染有关。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是缓解症状的关键,可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肛门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氯霉素软膏有助于控制感染。 4、便血:便血是肛门直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排便后滴血,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量出血。便血可能与黏膜溃疡、肛裂或痔疮有关。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和咖啡。局部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或复方角菜酸酯栓有助于控制出血。 5、全身症状:肛门直肠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多见于感染性肛门直肠炎。这些症状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患者需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片控制感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肛门直肠炎的护理需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情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清洗肛门区域,避免久坐和穿紧身衣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