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肺陈旧性病灶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陈旧性病灶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肺陈旧性病灶通常指肺部既往感染或损伤后遗留的纤维化、钙化等非活动性病变,可能由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疾病引起,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1、肺结核遗留

肺结核治愈后常形成钙化灶或纤维条索影,病灶内可见高密度钙化点,周围可能有胸膜增厚。患者通常无咳嗽、咯血等症状,但免疫力低下时需警惕复发。临床可通过胸部CT鉴别活动性结核,必要时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2、细菌性肺炎吸收不全

细菌性肺炎未完全吸收可导致局部肺组织机化,形成斑片状磨玻璃影或索条影。患者可能出现偶发干咳,但无发热等急性感染表现。若合并支气管扩张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并定期复查影像学。

3、肺外伤后瘢痕

肺部穿刺伤、挫伤愈合后可能遗留线状或星状纤维灶,常伴有胸膜粘连。这类病灶通常稳定,但可能引起轻微胸痛。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气胸,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4、真菌感染后改变

组织胞浆菌病等真菌感染治愈后,肺部可能残留多发结节状钙化灶,直径多在3-10毫米。此类病灶极少复发,但需与转移瘤鉴别。免疫功能正常者无须用药,定期随访即可。

5、尘肺病稳定期

矽肺等职业性肺病进入稳定期后,双肺可弥漫分布类圆形小阴影。患者应脱离粉尘环境,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需考虑肺灌洗治疗。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慎用镇咳药物以免抑制排痰。

肺陈旧性病灶患者应每年进行低剂量CT随访,观察病灶是否增大或出现新发浸润影。日常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流感季节提前接种疫苗。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肿瘤或感染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路边的中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症。紫花地丁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其药性和适应症,避免误用或过量。 1、药用价值:紫花地丁的主要药用价值在于其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的作用。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酚酸类成分则能减轻炎症反应,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咽喉炎。 2、适应症状:紫花地丁适用于热毒引起的皮肤疮疡、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状。对于热毒疮疡,可将紫花地丁煎水外洗或捣烂外敷;对于咽喉肿痛,可用其煎水含漱或内服。其抗菌和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局部红肿热痛。 3、使用方法:紫花地丁的使用方法多样,包括煎汤、外敷、含漱等。煎汤时,取10-15克紫花地丁,加水煎煮后内服;外敷时,可将新鲜紫花地丁捣烂敷于患处;含漱时,用煎好的药液漱口,每日2-3次。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确保对症下药。 4、注意事项:紫花地丁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或腹痛。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建议短期使用,症状缓解后停药。外敷时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5、采集与保存:紫花地丁多生长于路边、田野,采集时应选择无污染的环境。采集后洗净晾干,可晒干或阴干保存。干燥后的紫花地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以保持药效。使用时注意药材质量,避免使用霉变或受污染的药材。 紫花地丁作为一种天然草药,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适量食用紫花地丁茶有助于清热解毒,搭配菊花、金银花效果更佳。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以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恢复和预防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