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 荨麻疹

打完水痘疫苗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打完水痘疫苗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接种水痘疫苗后需注意局部护理、饮食调整、不良反应观察等事项。水痘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1、局部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防止注射部位感染。若出现红肿可用冷敷缓解,无须挤压或涂抹药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局部硬结通常2-3天自行消退,持续肿胀需就医。

2、饮食调整

接种后1周内避免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适量增加温开水摄入,补充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哺乳期婴幼儿按正常喂养,无须中断母乳。过敏体质者需特别注意排查食物过敏原。

3、活动限制

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游泳,防止疫苗反应加重。学龄儿童可正常上课,但需避免集体活动中的密切接触。成人接种后不宜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高温作业。

4、不良反应监测

常见低热(37.5-38.5℃)可物理降温,超过38.5℃需遵医嘱用药。皮疹多呈散在性水疱,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出现呕吐、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免疫缺陷者需加强体温监测。

5、特殊人群注意

孕妇、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接种前需评估风险。白血病患儿应在缓解期接种。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与其他疫苗间隔至少28天,麻疹疫苗需间隔3个月。

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医疗机构,两周内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保存好疫苗接种记录以备查验,完成两剂接种可获得持久免疫保护。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至急诊科就诊并告知接种史。日常注意增强体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疫苗免疫效果发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皮肤上能写字是怎么回事

皮肤上能写字可能与皮肤划痕症、色素沉着、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组胺药物、保湿护理、局部用药等方式改善。皮肤上能写字通常由外界刺激或内在疾病导致,表现为受压后出现短暂性痕迹或持久性印记。

1、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症属于物理性荨麻疹,轻微摩擦或按压后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隆起并呈现划痕样线条。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或感染有关,常伴有瘙痒感。

2、色素沉着

长期摩擦或慢性炎症刺激可诱发黑色素沉积,在皮肤表面形成持久性字迹样斑块。常见于颈部、关节等易受摩擦部位,需与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鉴别。

3、皮肤干燥

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时,皮肤弹性下降,外力划动易形成白色鳞屑状痕迹。冬季高发,伴随脱屑、紧绷感,与皮脂分泌减少、过度清洁等因素相关。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染料、金属等致敏物质后,局部皮肤发生变态反应,可能出现红斑伴字迹样皮损。急性期可见水疱,慢性期表现为苔藓样变,需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5、银屑病

Koebner现象可使银屑病患者在皮肤受刺激部位出现鳞屑性斑块,形同书写痕迹。可能与外伤、感染诱发T细胞异常活化有关,典型表现为银白色鳞屑覆盖的丘疹。

建议避免反复摩擦或抓挠皮肤,冬季使用含尿素、神经酰胺的保湿霜维持皮肤屏障。出现持续不消退的痕迹、伴随红肿热痛或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日常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清洁时水温不超过40℃,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加重皮肤干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