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宝宝消化不良可以通过推拿缓解,推拿手法主要有清胃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四种方式。
1、清胃经用拇指螺纹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有助于清除胃内积热,改善食欲不振。家长需注意手法轻柔,每次操作100-300次。
2、揉板门拇指端按揉手掌大鱼际平面中点,能健脾和胃消积食。建议家长每日操作100-200次,配合顺时针按摩效果更佳。
3、运内八卦以掌心为圆心作环形推运,可调理中焦气机。操作时家长需用拇指指腹轻缓推动50-100圈,避免用力过度。
4、摩腹手掌面顺时针按摩腹部3-5分钟,促进胃肠蠕动。家长需在宝宝空腹或进食1小时后进行,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
推拿治疗期间建议配合清淡饮食,少量多餐,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推拿前应修剪指甲避免划伤,操作后注意腹部保暖。
宝宝消化不良可能由喂养不当、腹部受凉、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补充乳糖酶、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1、喂养不当过量喂养或辅食添加过早会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餐方式,6月龄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添加需从单一到多样循序渐进。
2、腹部受凉寒冷刺激会减弱肠蠕动功能。家长需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婴儿脐周,每次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
3、乳糖不耐受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奶类消化障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制剂,或更换低乳糖配方奶粉,同时观察排便性状变化。
4、肠道感染轮状病毒等感染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症状。家长需及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或口服补液盐等药物。
日常可适当增加宝宝腹部按摩频次,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若大便出现黏液血丝或持续水样便超过3天应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