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前列腺稍大内钙化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前列腺稍大内钙化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前列腺稍大内钙化通常是前列腺增生伴钙化的表现,可能与慢性炎症、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多数属于良性病变。前列腺增生伴钙化主要通过{前列腺超声检查}、{尿流率测定}、{直肠指检}等方式诊断,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前列腺超声检查

前列腺超声检查是诊断前列腺稍大内钙化的主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及钙化灶的位置和大小。钙化灶通常表现为高回声斑点或团块,可能与既往炎症或代谢产物沉积有关。检查前需憋尿以充盈膀胱,便于观察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若发现钙化灶合并异常血流信号,需进一步排查其他病变。

2、尿流率测定

尿流率测定可评估前列腺增生对排尿功能的影响,表现为最大尿流率下降、排尿时间延长等。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患者需在自然尿意下完成检测。结果异常时需结合残余尿量测定,若残余尿超过一定量可能提示膀胱功能受损,需考虑药物或手术干预。

3、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可直接触诊前列腺质地和大小,钙化区域可能触及硬结。检查时医生通过食指感知前列腺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初步判断增生程度及是否存在感染。该检查对鉴别前列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需结合PSA检测和影像学进一步确认。

4、药物控制

前列腺增生伴钙化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尿道平滑肌改善排尿,5α还原酶抑制剂能缩小前列腺体积。若合并感染需加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PSA水平。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和骑车压迫会阴部,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分次饮用减少夜尿。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以防充血,适量食用西红柿、南瓜子等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排尿时勿过度用力以防加重膀胱损伤。

前列腺稍大内钙化患者应每年复查一次前列腺超声和PSA,观察钙化灶变化情况。出现尿频尿急加重、血尿或腰骶部疼痛时需及时就诊。日常可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若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尿潴留、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需评估是否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男性总想小便但尿量很少是怎么回事

男性总想小便但尿量很少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尿量减少等症状,常见于细菌感染。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一次、头孢克肟胶囊20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同时多饮水促进排尿。 2、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量减少。治疗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胶囊0.4mg每日一次、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片5mg每日一次,严重时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3、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量减少,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有关。治疗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片2mg每日两次、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同时进行膀胱训练。 4、糖尿病:糖尿病可能导致多尿、尿频、尿量减少,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治疗需控制血糖,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片1mg每日一次、胰岛素注射,同时监测血糖水平。 5、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量减少。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使用药物如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托特罗定片2mg每日两次,必要时进行间歇性导尿。 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保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