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判断肥胖主要依据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体脂率等指标综合评估。肥胖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身体质量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体重与身高关系的常用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根据国内标准,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则属于肥胖。该指标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但肌肉发达者或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结合其他指标评估。
2、腰围测量
腰围能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程度,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或女性超过85厘米可判断为腹型肥胖。测量时需在呼气末用软尺绕肚脐水平一周,保持正常呼吸状态不憋气。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风险显著相关。
3、体脂率检测
体脂率指体内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男性超过25%或女性超过30%属于肥胖。可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或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该指标能区分肌肉与脂肪含量,更适合健身人群和老年人评估。
4、皮下脂肪厚度
使用皮褶厚度计测量肱三头肌、肩胛下角等部位皮下脂肪厚度,总和超过特定标准值提示肥胖。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受测量者技术影响较大,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儿童肥胖筛查。
5、临床症状观察
肥胖者常伴活动后气促、关节疼痛、皮肤皱褶处糜烂等症状。长期肥胖可能导致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快速增长或伴随月经紊乱等症状,需排查病理性肥胖。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保持均衡饮食与规律运动。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及蔬菜水果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效果更佳。出现体重异常波动或肥胖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代谢指标检测和个性化指导。儿童青少年肥胖评估需采用年龄特异性标准,家长应帮助建立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