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药疹的预防措施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药疹的预防措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药疹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避免滥用药物、详细告知过敏史、规范用药流程、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时处理过敏症状等。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避免滥用药物

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是预防药疹的基础措施。非必要情况下不自行购买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易致敏药物。使用中药制剂时需注意其中可能含有的致敏成分,如青霉素类中药材。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固定使用同种药物。

2、详细告知过敏史

就医时应主动向医生说明既往药物过敏史,包括具体药物名称和过敏表现。有过敏体质者需在病历显眼处标注警示信息。曾发生严重药疹者应随身携带过敏药物清单,就医时主动出示。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者也需提高警惕。

3、规范用药流程

使用易致敏药物前应按规定进行皮试,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静脉给药时控制滴注速度,首次用药后观察30分钟。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配伍禁忌,避免混合使用可能产生交叉过敏的药物。不随意更改给药途径和剂量。

4、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用药后7-14天内需特别关注皮肤变化,出现红斑、瘙痒等异常应立即停药。服用抗癫痫药、别嘌醇等高风险药物时,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风险人群用药期间建议有人陪护观察。

5、及时处理过敏症状

出现药疹早期表现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多饮水促进排泄。轻微皮疹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若出现发热、黏膜损害等系统症状,需即刻就医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预防药疹需建立全程用药管理意识。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和不良反应。日常避免接触已知过敏药物及结构相似物。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选择无刺激的洗护用品。出现可疑症状时记录用药清单及时就医,就医时携带正在使用的药物包装供医生参考。易过敏人群可进行药物过敏原检测,建立个人用药档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吐红色呕吐物不是血

吐红色呕吐物不一定是血,可能是食物染色、药物作用或消化道出血导致。需结合呕吐物性状、伴随症状及病史综合判断。

红色呕吐物若为均匀鲜红色或暗红色液体,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出血量较大时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呕吐物中混有血丝,需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认。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等红色食物后,呕吐物可呈现鲜艳红色,但无凝血块,停止食用后颜色会消失。部分铁剂、铋剂等药物也可导致呕吐物染色,停药后症状缓解。

出现红色呕吐物时应立即停止进食,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次数、总量及颜色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携带沾染呕吐物的纸巾或拍摄清晰照片供医生参考。就医后需完成血常规、胃镜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肝病史或消化性溃疡的人群出现红色呕吐物需高度警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量饮酒,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若呕吐物伴有食物残渣且颜色短暂出现,可先观察;若持续呕红或出现黑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须即刻急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