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的临床表现,患者常在30岁后才出现多囊肾病变以及相应的症状。多囊肾发生后,囊肿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增大,导致肾脏体积渐进增大,以致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肾脏。如果伴发多囊肝,右上腹还能触及肿大的肝脏。而30%-50%的患者呈现血尿,包括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常反复发作,多能在休息以及止血药物应用后停止出血。但也有肉眼血尿出血量大、反复排出血块,卧床及止血药治疗无效,导致血压下降以及严重贫血的患者,必须选择性的肾动脉栓塞止血或切除患肾。血尿常不伴蛋白尿,或仅伴轻度的蛋白尿。如果出现囊肿感染,患者会出现高热、患侧腰痛以及叩击痛。而20%的多囊肾患者可以出现尿路结石。高血压常于多囊肾早期出现,而血压增高比普通人群要早十余年。随着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难以控制,进入终末期肾衰竭时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而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囊肿逐渐增多增大,侵占及破坏正常肾组织导致慢性进展性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不好和肾有关吗

腰不好可能与肾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肾脏疾病、腰椎问题、肌肉劳损、不良姿势、长期久坐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腰部不适。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炎等可能引发腰痛,同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腰椎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等也会导致腰部疼痛,并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或无力。肌肉劳损和不良姿势则多与日常生活习惯相关,长期久坐或姿势不当会加重腰部负担。 1、肾脏疾病:肾结石、肾炎等疾病可能引发腰部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片,每次400mg,每日3次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2、腰椎问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可能导致腰部疼痛,并伴有下肢麻木或无力。治疗上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药物治疗如肌肉松弛剂氯唑沙宗片,每次200mg,每日3次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3、肌肉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腰部肌肉可能导致劳损,表现为酸痛或僵硬。治疗上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休息缓解症状,避免过度劳累。 4、不良姿势: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弯腰驼背会加重腰部负担,导致疼痛。治疗上可通过调整坐姿、站姿,使用护腰工具,进行腰部肌肉锻炼改善症状。 5、长期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腰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疼痛。治疗上可通过定时起身活动、进行腰部拉伸运动,改善坐姿习惯,减少腰部负担。 日常护理中,建议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度进行腰部锻炼如瑜伽、游泳,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弯腰驼背。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