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孩子外耳朵疼可能由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干预、耵聍取出、伤口处理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湿疹可能与过敏、汗液刺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耳廓皮肤红肿瘙痒。建议家长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
2、外耳道炎多因游泳进水或掏耳损伤导致,常伴随耳道肿胀渗出。家长需避免孩子接触污水,及时就医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溶液。
3、耵聍栓塞耳垢堆积压迫耳道会引起胀痛感。家长不要自行掏挖,应由医生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软化后冲洗清除,必要时配合器械取出。
4、外伤耳廓撕裂伤或挫伤可能导致疼痛出血。家长需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避免碰水,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清创缝合或抗生素预防感染。
日常注意避免孩子频繁掏耳,洗澡时防止耳朵进水,出现持续疼痛或流脓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过敏性鼻炎常流鼻血可通过鼻腔保湿、抗过敏治疗、局部止血、病因控制等方式缓解。流鼻血通常由鼻腔黏膜干燥、炎症刺激、机械损伤、凝血异常等原因引起。
1、鼻腔保湿: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凡士林涂抹鼻腔,保持黏膜湿润。避免用力擤鼻,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抗过敏治疗:口服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控制过敏反应,鼻腔局部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可能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有关,常伴打喷嚏、鼻痒等症状。
3、局部止血:出血时压迫鼻翼5-10分钟,冷敷鼻梁部。严重出血可用明胶海绵填塞,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清理鼻腔。
4、病因控制:排查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与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需完善血常规检查。反复出血需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排查血管畸形。
日常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摄入,擤鼻时动作轻柔,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