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热感冒和冷感冒分别对应中医的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若出现发热重、咽喉肿痛、痰黄稠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羚羊感冒片等药物;若表现为恶寒重、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状,可选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通宣理肺丸、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
银翘解毒片由金银花、连翘等组成,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咳嗽、咽喉疼痛。桑菊感冒片含桑叶、菊花等成分,对风热感冒伴咳嗽症状效果较好。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发热咽痛。板蓝根颗粒可缓解风热感冒导致的咽喉肿痛,但脾胃虚寒者慎用。羚羊感冒片含羚羊角粉等成分,适用于风热感冒伴高热症状。
风寒感冒颗粒含麻黄、桂枝等,能发散风寒,改善恶寒无汗症状。荆防颗粒由荆芥、防风等组成,适用于风寒感冒伴鼻塞流涕。正柴胡饮颗粒可解表散寒,对风寒感冒初期头痛身痛有效。通宣理肺丸含紫苏叶、苦杏仁等,适用于风寒感冒伴咳嗽痰白。感冒清热颗粒能疏风散寒,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四肢酸痛。
感冒期间需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风寒感冒者可饮用姜糖水驱寒,风热感冒者宜多饮温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若服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不退、胸闷气促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病患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混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