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科 > 前列腺科 > 尿痛

前列腺拉不出来尿怎么办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前列腺拉不出来尿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前列腺问题导致排尿困难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导尿术、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排尿困难通常由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结石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饮酒和咖啡因饮料,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适量增加水分摄入,但睡前两小时限制饮水。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2、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前列腺平滑肌,改善排尿阻力。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片可缩小增生腺体体积。

3、物理治疗

通过热疗或微波治疗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恢复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性,适用于神经调节异常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可缓解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组织纤维化。

4、导尿术

急性尿潴留时需紧急导尿,采用无菌硅胶导尿管留置引流,避免膀胱过度膨胀。间歇性自家导尿适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导尿后需监测尿常规预防尿路感染。

5、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通过电切镜切除梗阻组织。前列腺激光汽化术出血少恢复快,适合高龄或高危患者。对于巨大腺体可选择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术后需持续膀胱冲洗。

出现排尿困难应尽早就医评估,避免自行按压膀胱或强行排尿。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尿流率和残余尿量。长期卧床者每两小时变换体位,适度抬高床头有助于尿液引流。饮食注意补充锌元素和番茄红素,但需控制晚间液体摄入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血尿频是什么原因

尿血尿频可能是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炎或前列腺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尿血尿频通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液颜色发红或呈洗肉水样,可能伴有排尿疼痛、尿急、下腹部不适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可能导致尿血尿频。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表现为排尿时有灼热感、尿液浑浊、下腹部隐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日常需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尿血尿频。结石引起的症状多为突发性腰部绞痛,可放射至下腹部,排尿时疼痛加剧。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建议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增加饮水量。

3、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可能引起无痛性血尿和尿频。肿瘤生长可能压迫膀胱或浸润尿路,导致排尿习惯改变。需通过膀胱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长期吸烟、接触化学物质是主要危险因素。

4、肾炎

肾小球肾炎可能导致血尿和尿频,多由免疫反应异常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眼睑浮肿、血压升高、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日常需限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

5、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尿频和血尿,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可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前列腺炎常伴有会阴部胀痛。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避免久坐,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出现尿血尿频症状时,建议记录排尿次数、尿液颜色变化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注意个人卫生。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查,必要时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或膀胱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泌尿系统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