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被蜜蜂蜇后出现硬疙瘩通常是局部炎症反应的表现,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过敏或感染有关。蜜蜂蜇伤后毒液中的蛋白成分会引发局部组织肿胀、发硬,形成硬结,一般1-3天可自行消退。
蜜蜂蜇伤后局部组织在毒液刺激下会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硬结和疼痛。这种硬疙瘩通常在蜇伤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之后逐渐软化消退。冷敷可减轻肿胀,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有助于缓解瘙痒。若硬结直径小于3厘米且无扩散趋势,通常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即可。
若硬疙瘩持续超过3天不消退、面积扩大或伴随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警惕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全身性荨麻疹、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局部感染表现为硬结化脓、疼痛加剧,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被蜜蜂蜇伤后应立即用卡片刮除毒刺而非挤压,碱性肥皂水冲洗中和酸性毒液。观察24小时是否出现全身反应,硬疙瘩未消退期间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过敏体质人群户外活动建议携带肾上腺素笔,穿浅色致密衣物减少被蜇风险。儿童出现硬疙瘩时家长应修剪其指甲防止抓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