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大肠埃希菌会导致什么疾病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埃希菌会导致什么疾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大肠埃希菌感染可能导致胃肠炎、尿路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疾病。该细菌的致病性与菌株类型、宿主免疫力等因素相关,感染后表现从轻度腹泻到多器官衰竭不等。

1、胃肠炎

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是旅行者腹泻常见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典型症状包括水样泻、腹部绞痛、低热,病程通常持续3-5天。治疗以口服补液盐为主,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2、尿路感染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80%,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可能伴有血尿或腰痛。确诊需尿培养,治疗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同时需增加饮水量。

3、败血症

当细菌侵入血流时可能引发败血症,常见于留置导管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意识模糊,实验室检查可见降钙素原升高。需立即住院进行血培养,静脉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

4、新生儿脑膜炎

K1荚膜型大肠埃希菌可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引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现嗜睡、拒奶、前囟膨隆,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治疗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同时需监测颅内压。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感染后可能并发该综合征,多见于儿童。特征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损伤。需进行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禁用抗生素以免加重毒素释放,可配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预防大肠埃希菌感染需加强食品卫生,肉类应彻底加热,生熟食分开处理。婴幼儿奶瓶需定期消毒,如厕后及餐前规范洗手。出现持续腹泻、血便或高热时需及时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孕妇应避免食用生冷食品。治疗期间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建议食用低渣饮食减轻肠道负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 1、出血: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治疗需紧急止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或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配合止血药物氨甲环酸1g静脉注射进行干预。 2、穿孔:溃疡穿透胃壁或肠壁,导致腹腔感染,表现为剧烈腹痛和腹膜炎体征。治疗需立即手术修补穿孔,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 3、幽门梗阻:溃疡愈合后瘢痕收缩或炎症水肿导致幽门狭窄,表现为呕吐和上腹饱胀。治疗可通过内镜下扩张或手术如幽门成形术解除梗阻。 4、癌变:长期慢性溃疡可能发展为胃癌,表现为体重下降和持续腹痛。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 5、其他并发症:溃疡可能引起周围组织粘连或脓肿,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发热。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生素或手术引流。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