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碰上精神病纠缠怎么办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碰上精神病纠缠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碰上精神病纠缠可通过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寻求专业帮助、联系亲友支持、报警处理等方式应对。精神病纠缠可能由患者病情发作、认知障碍、情绪失控、药物失效、社会支持不足等原因引起。

1、保持冷静

面对精神病患者纠缠时,保持冷静有助于避免刺激对方情绪升级。不要表现出恐惧或愤怒,避免直接对视或肢体接触,用平和语气简短回应。若对方出现幻觉或妄想,不要试图争辩事实,可尝试转移话题至中性内容。

2、避免冲突

切勿与患者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不反驳其妄想内容,不抢夺其手中物品。缓慢后退至安全距离,观察是否有自伤或伤人倾向。若处于封闭空间,优先寻找出口但避免突然跑动刺激对方。

3、寻求专业帮助

联系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说明患者症状表现及危险行为。对于已知病史者,可尝试联系其主治医生。专业人员可能使用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液、喹硫平缓释片等药物进行干预,需由医生评估后使用。

4、联系亲友支持

获取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告知当前情况。若患者随身携带药物,在其配合前提下可协助服用医生既往开具的氯硝西泮片、阿立哌唑口崩片等应急药物。提醒家属检查患者近期是否规律用药。

5、报警处理

当患者出现持械、纵火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时,立即报警并说明对方精神异常特征。警方可联合精神卫生机构启动危机干预,必要时依据《精神卫生法》实施强制医疗。报警后保持通话状态,准确描述所处位置和现场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学习精神疾病识别知识,遇到疑似发病者保持安全距离。社区可建立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定期随访服药情况。若需长期与精神病患者接触,建议参加危机干预培训,掌握防身技巧和约束带使用方法。公共场所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向安保人员反映,避免单独处置高风险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服用中药后出汗的原因

服用中药后出汗可能是药物正常反应,也可能与体质、药物成分或疾病因素有关。主要有药物发汗作用、体质敏感、阴虚火旺、气虚不固、外感风寒等原因。

1、药物发汗作用

部分中药如麻黄、桂枝等具有解表发汗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时可通过发汗驱邪。此类出汗多为暂时性,伴随恶寒发热减轻。需避免过度发汗导致津液耗伤,服药后应适当补充温水。

2、体质敏感

湿热体质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对药物代谢反应较敏感。可能表现为服药后轻微盗汗,无其他不适。建议调整服药时间至白天,观察是否伴随心悸、潮热等症状。

3、阴虚火旺

阴虚体质者服用温补类药物易出现夜间盗汗,伴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可能与药物助阳化热有关,需配伍滋阴降火药如知柏地黄丸。长期出汗需警惕结核等消耗性疾病。

4、气虚不固

黄芪、人参等补气药可能加重气虚自汗,表现为稍动即汗出、汗液清稀。多因卫阳不固,可联用玉屏风散固表止汗。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症状需监测血糖波动。

5、外感风寒

服用解表剂后出汗是祛邪外出的正常病理反应,常见于感冒初期。若汗出不解伴高热,可能提示邪已入里,需调整方剂如改用银翘散。儿童用药后大汗需防止脱水。

服药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直接吹风。汗出后及时擦干并更换衣物,防止腠理开泄复感外邪。饮食宜清淡,可食用百合莲子粥滋阴,忌辛辣燥热食物。若异常出汗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眩晕、心悸等症状,需停用中药并就医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理性因素。记录出汗时间、程度与药物服用关系有助于医生判断原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