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的症状主要有幻觉、妄想、定向障碍、记忆缺损、人格改变等。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干预。
1、幻觉
患者常出现听幻觉或视幻觉,如凭空听到责骂声或看到不存在的人物。幻觉内容多与被害、嫉妒等负面情绪相关,可能伴随恐惧或攻击行为。这类症状与酒精对大脑颞叶及边缘系统的毒性损害有关,需通过戒酒及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液、喹硫平缓释片等控制。
2、妄想
表现为坚信被跟踪、配偶不忠等无事实依据的妄想观念,常见被害妄想与嫉妒妄想。患者可能因妄想产生激越行为,如无端指责他人或采取防御性攻击。这与酒精导致的多巴胺系统紊乱相关,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和帕利哌酮缓释片、阿立哌唑口崩片等药物。
3、定向障碍
患者对时间、地点或人物识别能力下降,可能无法说出当前日期或所在位置。严重时连亲属也无法辨认,伴随意识模糊或谵妄发作。该症状源于酒精对大脑皮层及丘脑功能的抑制,需静脉补充B族维生素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4、记忆缺损
以近事遗忘为主要特征,患者难以记住新信息或重复提问相同问题。长期酗酒者可出现科萨科夫综合征,表现为虚构记忆填补空白。这与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间脑损伤有关,治疗需戒酒并联合维生素B1片、吡拉西坦片等改善认知功能。
5、人格改变
患者可能变得自私、冷漠或情绪失控,丧失责任感与社会适应能力。部分表现为幼稚化行为或病理性说谎,原有性格特征被夸大或扭曲。这种不可逆损害与额叶皮层萎缩相关,需长期心理康复训练配合多奈哌齐片等药物延缓进展。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需严格戒酒并保证充足营养,家属应协助建立规律作息。日常可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糙米、瘦肉等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加重代谢紊乱。建议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参与支持性心理治疗小组,重度患者需在精神科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但部分神经损害可能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