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的症状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的症状主要有幻觉、妄想、定向障碍、记忆缺损、人格改变等。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干预。

1、幻觉

患者常出现听幻觉或视幻觉,如凭空听到责骂声或看到不存在的人物。幻觉内容多与被害、嫉妒等负面情绪相关,可能伴随恐惧或攻击行为。这类症状与酒精对大脑颞叶及边缘系统的毒性损害有关,需通过戒酒及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液、喹硫平缓释片等控制。

2、妄想

表现为坚信被跟踪、配偶不忠等无事实依据的妄想观念,常见被害妄想与嫉妒妄想。患者可能因妄想产生激越行为,如无端指责他人或采取防御性攻击。这与酒精导致的多巴胺系统紊乱相关,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和帕利哌酮缓释片、阿立哌唑口崩片等药物。

3、定向障碍

患者对时间、地点或人物识别能力下降,可能无法说出当前日期或所在位置。严重时连亲属也无法辨认,伴随意识模糊或谵妄发作。该症状源于酒精对大脑皮层及丘脑功能的抑制,需静脉补充B族维生素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

4、记忆缺损

以近事遗忘为主要特征,患者难以记住新信息或重复提问相同问题。长期酗酒者可出现科萨科夫综合征,表现为虚构记忆填补空白。这与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间脑损伤有关,治疗需戒酒并联合维生素B1片、吡拉西坦片等改善认知功能。

5、人格改变

患者可能变得自私、冷漠或情绪失控,丧失责任感与社会适应能力。部分表现为幼稚化行为或病理性说谎,原有性格特征被夸大或扭曲。这种不可逆损害与额叶皮层萎缩相关,需长期心理康复训练配合多奈哌齐片等药物延缓进展。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需严格戒酒并保证充足营养,家属应协助建立规律作息。日常可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糙米、瘦肉等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加重代谢紊乱。建议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参与支持性心理治疗小组,重度患者需在精神科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但部分神经损害可能持续存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排不出来大便怎么办

排不出来大便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促进、药物治疗、物理干预、手术等方式缓解。排便困难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困难。建议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菠菜、苹果等。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大便干燥。 2、运动促进:适量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腹部按摩也有助于缓解便秘,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缓泻剂、润滑剂等药物缓解便秘。常用的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液10-15毫升/次、聚乙二醇散剂17克/次、甘油栓剂1枚/次。用药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 4、物理干预:对于顽固性便秘,可尝试灌肠或生物反馈治疗。灌肠通过注入液体软化大便,促进排便;生物反馈治疗则通过训练盆底肌肉,改善排便功能。这些方法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5、手术处理:严重便秘患者可能需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术、直肠悬吊术等。手术适用于肠道结构异常或功能严重障碍的情况,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日常护理中,注意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尽量在固定时间排便,避免憋便。保持心情放松,减少焦虑情绪对肠道功能的影响。饮食上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便秘。适量补充益生菌,如酸奶、发酵乳制品,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坚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不动,促进肠道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