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新生儿总吃不饱可能由母乳分泌不足、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哺乳频率、检查衔乳方式、补充配方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等方式改善。
1、母乳不足母亲泌乳量少或乳腺管堵塞导致乳汁流出不畅。建议增加哺乳次数刺激泌乳,哺乳前热敷按摩乳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草、王不留行等催乳中药。
2、喂养不当错误的抱姿或衔乳姿势影响吸吮效率。家长需确保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下巴紧贴乳房,听到规律吞咽声,哺乳时间单侧不少于15分钟。
3、胃容量小新生儿胃部仅樱桃大小,每次进食量有限。家长应按需喂养,每日哺乳8-12次,观察尿量每天6片以上尿布湿透即为摄入充足。
4、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缺乏导致消化不良,表现为吃奶后哭闹、腹泻。需就医检测便常规,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滴剂或无乳糖配方奶,如雀巢AL110、美赞臣安儿宁。
哺乳期母亲需保证每日500毫升奶类及充足优质蛋白摄入,若持续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应及时至儿科评估是否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
小孩张着嘴睡觉可通过调整睡姿、改善鼻腔通气、控制过敏因素、治疗腺样体肥大等方式干预。该现象通常由习惯性张口、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腺样体增生等原因引起。
1、调整睡姿仰卧位易加重张口呼吸,建议家长帮助孩子采用侧卧位睡眠,使用透气枕头支撑颈部,减轻舌根后坠对气道的压迫。
2、改善鼻腔通气干燥空气或轻微鼻塞可能导致代偿性张口,家长需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睡前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
3、控制过敏因素尘螨或花粉过敏会引发鼻黏膜水肿,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建议定期清洗床品,避免卧室放置毛绒玩具,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
4、治疗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增生会导致鼻咽部阻塞,伴随睡眠打鼾、反复中耳炎。需耳鼻喉科评估,中度以上肥大可考虑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前可能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
长期张口睡眠可能影响颌面发育,建议家长定期观察孩子睡眠状态,若伴随白天嗜睡或发育迟缓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口腔正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