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拉屎又黑又硬又臭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拉屎又黑又硬又臭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排便又黑又硬又臭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肠道菌群失衡、铁剂补充过量或消化道出血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补水、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改善。

1、饮食结构不当:

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易导致粪便硬化变色。母乳喂养婴儿若母亲摄入过多肉类或铁强化食品,或配方奶婴儿食用高酪蛋白奶粉,均可能引发粪便异常。建议增加果蔬泥(如苹果泥、南瓜泥)及全谷物辅食,减少红肉摄入。

2、水分摄入不足:

体液缺乏会使结肠过度吸收水分,造成大便干结。夏季出汗多、发热性疾病或拒绝饮水的宝宝风险较高。除增加哺乳频率外,可尝试用滴管喂服温水,6个月以上婴儿每日额外补充30-50毫升白开水。

3、肠道菌群失衡:

抗生素使用、病毒感染等因素破坏肠道微生态,导致腐败菌增殖产生硫化物。表现为粪便恶臭伴腹胀,可选用婴儿专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调节,持续2-4周可见改善。

4、铁剂补充过量:

预防性补铁或强化铁配方奶可能使未吸收铁元素与肠道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导致黑便。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110g/L时应暂停铁剂,改用母乳或标准配方奶喂养。

5、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黑色柏油样便,需警惕胃食管反流、应激性溃疡等疾病。若伴随呕血、苍白或哭闹不安,应立即就医进行便潜血试验及胃镜检查。

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选择含低聚果糖的配方奶粉帮助软化粪便。观察3天无改善或出现血便、发热等症状时需儿科就诊,排除先天性巨结肠、乳蛋白过敏等器质性疾病。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牙龈发黄怎么回事

新生儿牙龈发黄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表现为皮肤和牙龈发黄。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 2、母乳性黄疸:部分新生儿因母乳中含有抑制胆红素代谢的物质,导致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2-3天,观察黄疸是否减轻。若症状持续,需咨询 3、感染:新生儿感染如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牙龈发黄。感染通常伴随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进行治疗。 4、胆道闭锁:胆道闭锁是一种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表现为持续性黄疸。胆道闭锁通常伴随大便颜色变浅、尿液深黄等症状,需通过手术如肝门空肠吻合术进行治疗。 5、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肝炎可由病毒感染或代谢异常引起,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出现牙龈发黄。肝炎通常伴随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需通过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50mg/次,每日3次和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1片/次,每日3次进行治疗。 新生儿牙龈发黄需密切观察,若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包裹,适当增加母乳喂养次数,促进胆红素排泄。若需暂停母乳喂养,可选择配方奶粉替代。同时,定期进行新生儿健康检查,监测黄疸变化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