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小孩贫血建议挂儿科或血液科,通常需要做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贫血可能与营养缺乏、遗传性疾病、慢性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检查结果明确病因。
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基础检查,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评估贫血程度。缺铁性贫血患儿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通常降低,而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出现大细胞性改变。检查前无须空腹,采指尖血或静脉血即可完成。若结果异常,医生会根据红细胞参数进一步建议铁代谢或维生素B12检测。
血清铁蛋白能反映体内铁储备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指标。儿童正常值随年龄变化,低于12μg/L提示铁缺乏。该检查需空腹抽血,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假性升高。若结果异常需结合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等指标综合判断,并排查慢性失血或吸收不良等病因。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值为0.5%-1.5%。溶血性贫血时计数明显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则降低。检查通过血常规标本自动分析,无须额外采血。结果异常可能需完善溶血相关检查如Coomb试验,或骨髓穿刺明确造血异常。
血红蛋白电泳用于筛查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血红蛋白病,通过检测异常血红蛋白条带辅助诊断。β地中海贫血可见HbA2升高,α地中海贫血可能出现HbH包涵体。检查需静脉采血,适合有家族史或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患儿。
骨髓穿刺适用于难治性贫血或疑似血液系统疾病,通过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和比例明确病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见造血细胞减少,白血病可能出现原始细胞增生。操作需局部麻醉,家长需安抚儿童配合。检查后需按压穿刺点,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
发现儿童贫血后,家长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与牛奶、浓茶同服影响铁吸收。轻度贫血可通过营养干预改善,中重度或病因不明者应及时复查,遵医嘱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等药物。日常关注孩子有无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