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脱骨病有哪些症状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脱骨病有哪些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脱骨病通常指骨质疏松症,主要症状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易骨折、驼背畸形、活动受限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1、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出现腰背部持续性钝痛,疼痛可能在久坐、久站或负重时加重。这种疼痛与椎体微骨折或脊柱变形有关,疼痛程度随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剧。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改善骨代谢。

2、身高变矮

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患者身高可能缩短2-3厘米甚至更多。这种改变通常缓慢发生,可能伴随脊柱生理曲度改变。身高缩短是骨质疏松进展的重要标志,建议定期测量身高监测病情变化。

3、易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腕部、髋部和脊柱。骨折可能发生在日常活动如提重物、跌倒时,严重者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肋骨骨折。预防骨折需加强防护措施并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4、驼背畸形

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表现为驼背。这种畸形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并加重腰背疼痛。早期干预可减缓畸形进展,严重驼背可能需要矫形支具或手术治疗。

5、活动受限

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和骨折可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行走困难、翻身受限等。长期活动减少可能进一步加重骨量流失,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负重运动。

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应注意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量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居住环境应做好防滑措施,预防跌倒。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明显缩短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椎滑脱手术多久下床

腰椎滑脱手术后下床时间可通过术后护理、康复训练、身体状况、手术方式、医生建议等方式决定。 1、术后护理:腰椎滑脱手术后下床时间需根据术后护理情况判断。术后早期需卧床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内固定松动。通常在术后24-48小时内需绝对卧床,之后可根据医生指导逐步进行床上活动。 2、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是决定下床时间的重要因素。早期可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促进血液循环。术后1-2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边坐立训练,逐步过渡到站立和行走。 3、身体状况:患者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下床时间。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恢复较快,可在术后1周内尝试下床。老年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延长卧床时间,避免过早活动引发并发症。 4、手术方式:腰椎滑脱手术方式不同,下床时间也有所差异。微创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3-5天即可尝试下床。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需卧床1-2周后才能逐步下床活动。 5、术后下床时间需严格遵循医生会根据手术情况、患者恢复状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定最佳下床时间。过早下床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或病情加重,需谨慎对待。 腰椎滑脱手术后需注意饮食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促进伤口愈合。术后早期可进行轻度活动,如床上肢体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康复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确保恢复顺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