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长生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失调如果激素的分泌都正常,只是出现了生理性的改变,出现了广义上的内分泌失调,通常可以调理作息、调理心情、调理饮食结构。甚至可以找中医进行中医的内分泌调理,会有不错的效果。内分泌失调一般需要筛查内分泌相关的激素,比如肾上腺的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还有肾上腺的筛查,比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的抗体、甲状腺的彩超,包括甲状腺的激素失调。还有比较少见的会筛查垂体源性的激素,排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或者生长激素等。这些如果真的失调了,都是需要在内分泌的医生指导下,用专门的、专业药物进行调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重复、无目的的运动或发声抽动,常见于5-10岁儿童。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眨眼、耸肩、扭颈等不自主动作,可能与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有关。轻度患者可通过行为疗法改善,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硫必利片、盐酸可乐定贴片等药物。家长需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减少儿童焦虑情绪。

2、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包括清嗓、尖叫或秽语等,常与多巴胺受体敏感度增高相关。行为干预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家长应保持家庭环境宽松,避免训斥加重症状。

3、共患病表现

约半数患儿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强迫症,表现为注意力涣散、重复行为等。需通过专业评估区分原发与继发症状,必要时联合托莫西汀胶囊进行综合治疗。

4、病程特点

症状多呈波动性进展,青春期前后可能自行缓解。但持续性抽动症患者需长期管理,定期调整氟哌啶醇片等药物剂量,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社会功能。

5、家庭护理

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镁、维生素B6等营养素,限制含咖啡因食物。家长应学习正向激励技巧,帮助儿童建立应对压力的健康方式。

日常需监测症状变化频率,避免接触电子屏幕过久。学校应配合提供适应性教育方案,如允许考试延时等。若抽动导致社交困难或自我伤害,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通过规范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家长无须过度焦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