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发烧后皮肤出现红点可能由病毒疹、药物过敏、猩红热、川崎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病情轻重。
1、病毒疹儿童常见于幼儿急疹,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呈玫瑰色斑丘疹,多无瘙痒。无须特殊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即可。
2、药物过敏发热期间服用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药疹,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伴瘙痒。需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3、猩红热A组链球菌感染导致,特征为鸡皮样疹伴杨梅舌。需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伴有咽痛和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皮疹。
4、川崎病急性血管炎性疾病,皮疹多呈多形性红斑伴手足硬肿。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能伴随结膜充血和草莓舌。
建议记录皮疹形态变化,避免抓挠刺激皮肤,若出现高热不退或皮疹扩散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B型流感嗜血杆菌可能引起中耳炎、肺炎、脑膜炎、会厌炎等疾病,感染程度从局部炎症到全身重症依次加重。
1、中耳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原体,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可通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
2、肺炎该菌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咳嗽、胸痛、高热等症状,治疗需选用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等抗生素。
3、脑膜炎婴幼儿感染后可能引发化脓性脑膜炎,伴随颈强直、意识障碍等,需紧急使用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并监测颅内压。
4、会厌炎急性会厌炎可造成气道梗阻,出现喘鸣、吞咽困难,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或氨苄西林舒巴坦,严重时需气管切开。
接种Hib疫苗是预防关键,婴幼儿应按计划完成基础免疫,接触感染者后可考虑预防性使用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