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科

躯体性障碍是什么病?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躯体性障碍是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躯体性障碍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多种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因身体不适反复就医但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躯体性障碍可能与心理社会压力、情绪调节异常、神经递质失衡、人格特征、家族遗传倾向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胃肠不适、心悸、肢体疼痛或麻木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心理评估和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1、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工作压力或家庭矛盾可能诱发躯体化反应,患者将心理冲突转化为躯体症状表达。这类情况需通过心理咨询改善情绪管理能力,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识别和改变错误的身体感知模式。伴随焦虑时可出现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但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正常。

2、神经生物学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信号处理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症状放大,与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相关。功能性磁共振显示患者疼痛相关脑区激活模式异常。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游走性疼痛或异常感觉,但神经传导检查无阳性发现。医生可能建议尝试小剂量抗抑郁药调节神经功能。

3、疾病焦虑特征

过度关注身体健康状况的人格特质易发展为疾病焦虑,轻微不适被解读为严重疾病征兆。患者可能反复要求进行胃镜、CT等检查,虽结果阴性仍无法缓解担忧。症状常见反复头晕、吞咽梗阻感等,心理治疗需配合放松训练改善过度警觉状态。

4、童年创伤影响

童年期遭受虐待或忽视可能影响大脑应激反应系统的发育,成年后更易出现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这类患者常见慢性腹痛或疲劳感,创伤后应激量表评分往往偏高。治疗需结合创伤聚焦疗法,必要时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5、文化表达因素

某些文化背景下更倾向用身体症状表达心理痛苦,患者可能主诉"气血不通"等特定文化相关症状。症状表现具有地域文化特征,如东南亚患者多见"畏寒发热"描述。治疗需结合文化敏感性干预,配合疏肝解郁类中成药如逍遥丸辅助调理。

躯体性障碍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习惯,推荐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次持续20-30分钟。饮食注意均衡营养,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摄入。避免过度关注身体感觉,可通过正念冥想练习改善身心连接。家属应理解症状真实性,避免责备或过度迁就两种极端态度,配合医生制定渐进式功能恢复计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便时灼热有尿不尽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时灼热有尿不尽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多喝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导致小便灼热和尿不尽感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差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三金片等药物。日常需注意多喝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2、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多见于男性,可能与细菌感染、久坐、饮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会阴部胀痛、排尿困难、尿不尽感等症状。治疗前列腺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日常需避免久坐,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3、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可能导致排尿时灼热感和尿不尽,可能与代谢异常、饮水不足、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中断、血尿、下腹痛等症状。治疗尿道结石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较大结石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尿道镜取石术。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导致尿急、尿频和尿不尽感,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膀胱肌肉过度活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然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配合膀胱训练改善症状。

5、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和尿不尽感,可能与外伤、炎症反复发作、医源性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费力等症状。治疗轻度狭窄可进行尿道扩张术,严重狭窄需行尿道成形术。

出现小便灼热和尿不尽感时,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排尿后注意清洁。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