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大便常规怎么判断是痢疾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便常规怎么判断是痢疾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通过大便常规检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痢疾。这项检查主要通过观察大便中白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1、白细胞:在大便常规中,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增多,这可能意味着肠道存在细菌感染,提示痢疾的可能性较大。白细胞的增多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类似于警报系统在提示我们可能有入侵者。
2、红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大便时,如果发现大量红细胞,甚至出现吞噬细胞,这也提示可能存在痢疾杆菌感染。红细胞的存在通常意味着肠道粘膜受损,这是痢疾的一个典型特征。
3、吞噬细胞:这些细胞在大便中的增加也提示痢疾杆菌感染。吞噬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类似于清道夫,负责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受损细胞。它们的增多通常与感染有关。
4、其他检查:通过涂片检查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痢疾的诊断。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志贺痢疾杆菌,便可确诊为痢疾。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痢疾,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如果腹泻严重导致脱水,需及时补液。电解质紊乱时,可能需要补充氯化钾等。
在治疗期间,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和面条,可以帮助肠道恢复。
痢疾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检测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饮食和饮水方面,可以有效预防痢疾的发生。记得随时关注身体的异常信号,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巴雷特食管的症状

巴雷特食管是一种食管黏膜的病理改变,可能由胃食管反流病长期刺激引起,通常表现为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巴雷特食管患者需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1、烧心:烧心是巴雷特食管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这种症状通常在进食后加重,尤其在摄入辛辣、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来缓解症状。 2、反酸: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常伴有酸味或苦味。反酸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有关。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等措施,减少反酸的发生。 3、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巴雷特食管的晚期症状,可能与食管狭窄或炎症有关。患者表现为进食时食物通过食管时感到阻塞或疼痛。建议患者进食软质或流质食物,必要时可进行食管扩张术。 4、胸痛:部分巴雷特食管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可能与食管炎症或溃疡有关。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服用抗酸药物缓解疼痛。 5、声音嘶哑:声音嘶哑可能与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声带有关。患者表现为声音低沉、沙哑,严重时可能出现失声。建议患者避免大声说话,保持咽喉部湿润,必要时可进行咽喉部检查。 巴雷特食管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定期进行内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接受医生指导的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