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大便常规怎么判断是痢疾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便常规怎么判断是痢疾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通过大便常规检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痢疾。这项检查主要通过观察大便中白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1、白细胞:在大便常规中,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增多,这可能意味着肠道存在细菌感染,提示痢疾的可能性较大。白细胞的增多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类似于警报系统在提示我们可能有入侵者。
2、红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大便时,如果发现大量红细胞,甚至出现吞噬细胞,这也提示可能存在痢疾杆菌感染。红细胞的存在通常意味着肠道粘膜受损,这是痢疾的一个典型特征。
3、吞噬细胞:这些细胞在大便中的增加也提示痢疾杆菌感染。吞噬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类似于清道夫,负责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受损细胞。它们的增多通常与感染有关。
4、其他检查:通过涂片检查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痢疾的诊断。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志贺痢疾杆菌,便可确诊为痢疾。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痢疾,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如果腹泻严重导致脱水,需及时补液。电解质紊乱时,可能需要补充氯化钾等。
在治疗期间,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和面条,可以帮助肠道恢复。
痢疾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检测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饮食和饮水方面,可以有效预防痢疾的发生。记得随时关注身体的异常信号,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状腺慢性炎症怎么办

甲状腺慢性炎症可通过抗炎治疗、激素替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甲状腺慢性炎症通常由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碘摄入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自身免疫:甲状腺慢性炎症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有关,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治疗可通过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50-150微克/天进行激素替代,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引发甲状腺慢性炎症,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甲状腺压痛等症状。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400毫克/次,每日3次缓解症状,必要时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3、碘摄入异常: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甲状腺慢性炎症,通常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异常、颈部不适等症状。建议通过调整饮食控制碘摄入,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适量食用含碘食物如鸡蛋、牛奶。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增加甲状腺慢性炎症的风险,通常表现为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辐射暴露、化学物质接触可能诱发甲状腺慢性炎症,通常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建议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环境。 甲状腺慢性炎症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甲状腺功能。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