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小孩子吃退烧药还是发烧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子吃退烧药还是发烧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子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热可能与药物未完全起效、剂量不足、病原体持续感染、脱水或非感染性发热等因素有关。退烧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但无法消除病因,需结合具体原因处理。

1. 药物未完全起效

退烧药如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需30-60分钟起效,体温下降过程可能持续2-4小时。若服药时间较短,体温未达下降拐点,可能表现为持续发热。此时建议家长监测孩子精神状态,避免重复给药,防止药物过量。

2. 病原体持续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流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等,退烧药仅缓解症状。若未针对病原体治疗,发热可能反复。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咳嗽、气促等症状,必要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或病原学检测,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3. 脱水影响散热

高热时水分蒸发加快,脱水会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影响退烧药分布及散热效率。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家长应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Ⅲ或温开水,必要时静脉补液。退热期间避免包裹过厚,保持室温20-24℃为宜。

4. 非感染性发热

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可引起持续性发热,常规退烧药效果有限。若发热超过5天伴眼结膜充血、皮疹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免疫指标。此类情况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

5. 剂量不足或剂型不当

体重计算错误或使用成人剂型可能导致药量不足。家长应严格按说明书体重-剂量表给药,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如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用,防止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

家长需记录发热曲线、伴随症状及用药时间,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抽搐需立即就医。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食用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衣着宜宽松透气,避免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体温超过38.5℃且伴有不适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无患子吃了会中毒吗

无患子果实少量食用一般不会中毒,但过量食用或误食种子可能导致中毒反应。无患子果皮含有皂苷类成分,具有一定毒性,需避免直接吞食种子。

无患子果皮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外洗或制作清洁剂,其皂苷成分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少量食用果肉可能引起轻微胃肠不适,如恶心、腹胀,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民间偶见将果肉用于烹饪,但需彻底去除种子并控制用量。若出现口唇麻木、呕吐等症状,可能与皂苷摄入过量有关,建议立即停止食用。

无患子种子含有更高浓度的有毒成分,误食后可能出现严重中毒反应。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腹痛、腹泻、头晕甚至呼吸困难,儿童误食风险更高。种子外层硬壳破碎后毒性物质更易释放,严禁咀嚼或吞食。若误食种子需及时就医,通过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方式减少毒物吸收。

接触无患子汁液可能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处理果实时应戴手套。建议将无患子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避免误食风险。如不慎大量摄入或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携带剩余果实样本就医,便于医生准确判断毒性程度并针对性处理。日常使用建议咨询中医师指导,严格控制用法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