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荨麻疹与什么有关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荨麻疹与什么有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荨麻疹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药物因素等有关。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红斑,伴有瘙痒感。

1、遗传因素

部分荨麻疹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有关。这类患者皮肤更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对于遗传性荨麻疹,建议避免已知过敏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2、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均可诱发荨麻疹。过敏原会导致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引发皮肤血管扩张和渗出。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风团,可遵医嘱使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依巴斯汀片等药物,同时需进行过敏原检测。

3、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都可能引起荨麻疹。感染源产生的毒素或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肥大细胞。这类荨麻疹多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需针对原发感染治疗,可配合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皮肤症状。

4、物理刺激

寒冷、日光、压力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皮肤诱发荨麻疹。机械性荨麻疹表现为划痕处隆起,寒冷性荨麻疹遇冷发作。这类患者需避免相应刺激,急性发作时可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5、药物因素

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通过免疫或非免疫机制导致荨麻疹。药物性荨麻疹多在用药后出现,严重者可伴发过敏性休克。发现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并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必要时需急诊处理。

荨麻疹患者日常应注意记录可能的诱发因素,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如症状反复发作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和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房表皮下捏着有个硬疙瘩

乳房表皮下捏着有个硬疙瘩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等疾病的表现,也可能与脂肪瘤、乳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对激素变化的反应性增生,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肿块质地较韧且边界不清。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调理,同时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

2、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且活动度好。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确诊后若肿瘤较小可定期观察,较大时需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或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3、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为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囊性结构,触诊可及边界清楚的弹性肿块,可能伴随周期性胀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复发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4、脂肪瘤

脂肪瘤是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质地柔软且可推动,生长缓慢。通常无须治疗,若体积较大影响外观或产生压迫症状,可行脂肪瘤摘除术。日常需避免局部反复摩擦刺激。

5、乳腺炎

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伴硬结,可能由细菌感染或乳汁淤积引起。急性期需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配合排空乳汁、局部冷敷等措施。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发现乳房硬块后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选择无钢圈舒适内衣减少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观察肿块大小、质地变化。饮食上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若硬块短期内增大、出现皮肤凹陷或乳头溢液等异常表现,须立即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