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咽喉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用嗓过度、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嗓音休息、抑酸治疗等方式缓解。
1. 病毒感染常见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咽喉黏膜炎症,表现为咽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
2. 细菌感染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导致化脓性炎症,伴随扁桃体渗出物,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3. 用嗓过度长时间高声说话或歌唱造成声带机械性损伤,出现声音嘶哑,建议声带休息并配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缓解水肿。
4. 胃酸反流胃内容物刺激咽喉黏膜引发化学性炎症,常伴反酸烧心,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控制反流。
日常需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持续声嘶或吞咽困难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
小宝宝鼻子里有鼻屎不通气可通过清理鼻腔、调整环境湿度、使用生理盐水、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鼻塞通常由鼻腔干燥、分泌物堆积、感冒、过敏等原因引起。
1、清理鼻腔家长需用婴儿专用棉签或吸鼻器轻柔清理鼻腔前端可见鼻屎,避免深入鼻腔造成损伤。操作时固定宝宝头部,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
2、调整环境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干燥环境易使鼻腔分泌物结块,适当湿度有助于分泌物自然排出。
3、使用生理盐水家长可将温热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软化鼻屎,每次1-2滴,待分泌物软化后用棉签卷出。生理盐水喷雾也可帮助湿润鼻腔。
4、就医处理若鼻塞伴随发热、呼吸急促或持续超过3天,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有关,需儿科医生评估后使用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等药物。
日常注意避免宝宝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物,哺乳后保持头高位减少奶液反流刺激鼻腔。若自行处理无效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