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儿童烫伤后怎么办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烫伤后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烫伤后可通过冷水冲洗、保护创面、消毒处理、药物止痛、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液体、蒸汽、火焰等因素引起。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15-25摄氏度。冷水冲洗能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损伤。注意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防止冻伤。冲洗时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冲破水疱。

2、保护创面

冲洗后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创面,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材料。不要自行挑破水疱,水疱皮是天然生物敷料。覆盖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导致二次损伤。若衣物粘连皮肤,不可强行撕脱,应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

3、消毒处理

浅二度以下烫伤可用碘伏溶液消毒,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消毒时从创面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擦拭,单方向操作不反复来回。消毒后保持创面干燥,无须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若创面出现红肿化脓需及时就医。

4、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创面可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缓解疼痛。禁止自行使用麻醉类药膏,避免药物经破损皮肤过量吸收。

5、预防感染

深二度以上烫伤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渗液增多、异味等感染征象。接种破伤风疫苗超过5年者需加强免疫。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提示可能感染。

烫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摩擦出血。恢复期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选择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用防晒衣物遮挡创面。家长需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或发热应及时复诊。避免让儿童单独接触热水瓶、电饭煲等高温物品,厨房活动时需专人看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孕38周疤痕厚度2mm危险吗

孕38周疤痕厚度2mm存在一定风险,需密切监测。疤痕厚度较薄可能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医生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必要时可能需提前进行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1、风险分析:疤痕厚度2mm提示子宫壁较薄,可能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子宫破裂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可能导致大出血、胎儿窘迫甚至母婴生命危险。建议通过超声检查密切监测疤痕厚度变化,并结合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 2、分娩方式:疤痕厚度较薄时,自然分娩的风险较高。医生通常会根据疤痕厚度、胎儿大小及位置、孕妇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剖宫产作为更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可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确保母婴安全。 3、监测频率:孕晚期疤痕厚度监测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评估疤痕厚度及子宫下段情况。同时,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儿心率及宫缩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4、症状识别:孕妇需注意腹痛、阴道出血等异常症状。子宫破裂前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宫缩异常或胎动减少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5、心理疏导:疤痕厚度较薄可能引发孕妇焦虑情绪。建议孕妇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情况及分娩方案,缓解紧张情绪。家人也应给予支持,帮助孕妇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疗安排。 孕期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产检,确保母婴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