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什么是脉络膜黑色素瘤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脉络膜黑色素瘤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起源于眼球壁中层的脉络膜组织,主要由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

1、发病机制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先天性眼黑色素细胞病变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存在GNAQ、GNA11基因突变,这些基因参与调控细胞生长信号通路。肿瘤多发生于眼球后极部脉络膜,呈结节状或蘑菇状生长,可突破玻璃膜向玻璃体腔浸润。

2、临床表现

早期常表现为视力模糊或视物变形,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视野缺损。眼底检查可见棕褐色或灰黑色隆起病灶,表面可有橙色脂褐质沉积。部分患者会出现闪光感、飞蚊症等症状,晚期可导致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并发症。

3、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眼底检查、超声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B超显示肿瘤呈低回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增强MRI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范围,典型表现为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病理活检可确诊但存在肿瘤扩散风险。

4、治疗手段

小肿瘤可采用激光光凝或放射治疗,常用碘-125敷贴放疗。中等大小肿瘤可行局部切除术。大肿瘤或已侵犯视神经者需行眼球摘除术。近年来质子束放疗和靶向治疗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患者全身状况个体化制定。

5、预后情况

预后与肿瘤大小、细胞类型和有无转移密切相关。梭形细胞型预后较好,上皮样细胞型较差。5年生存率从80%到50%不等。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脏,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出现不明原因视力变化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防晒,避免长时间强光照射。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随访,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迹象。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具体营养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结膜炎和红眼病怎么办

结膜炎和红眼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眼部清洁、避免刺激、冷敷和就医等方式治疗。结膜炎和红眼病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和眼部疲劳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氯霉素滴眼液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0.5%和妥布霉素滴眼液0.3%进行治疗,每日3-4次,每次1-2滴。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0.1%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0.15%,每日4-6次。过敏性结膜炎可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2%和奥洛他定滴眼液0.1%,每日2次。 2、眼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部清洁液轻轻擦拭眼睑和睫毛,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成分的清洁产品。每日清洁2-3次,保持眼部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避免刺激:避免接触烟雾、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和刺激物。佩戴防护眼镜,减少外界环境对眼部的刺激。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 4、冷敷:使用干净的冷毛巾或冰袋轻轻敷在眼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冷敷可以缓解眼部红肿和瘙痒,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眼部舒适。 5、就医: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检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和坚果,有助于眼部健康。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眼部负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交叉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