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药物流产需严格遵医嘱并关注出血量、感染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等事项。药物流产是通过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宫内妊娠,常用药物包括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
1、规范用药
药物流产需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用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米非司酮片通过拮抗孕激素使胚胎停止发育,米索前列醇片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妊娠组织。服药期间禁止擅自调整剂量或中断用药,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流产失败或大出血。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需提前备好温水并保持休息。
2、观察出血
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后会出现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相当于或略多于月经量,持续7-14天属正常范围。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2倍以上、持续3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医。流产完成后出血应逐渐减少,若出血突然增多或反复需警惕妊娠组织残留。
3、预防感染
流产后子宫内膜存在创面,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2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出现发热、下腹坠痛、分泌物异味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避免继发盆腔炎。
4、监测药效
约90%患者服药后可完全流产,但存在10%失败概率需行清宫术。服药后应收集排出组织供医生确认是否完整,若未见妊娠组织或阴道流血持续3周以上,需超声检查排除不全流产。药物流产失败可能因孕周计算错误、子宫位置异常或对药物不敏感导致。
5、身心调适
流产后激素水平骤变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失眠等反应,可通过与亲友倾诉、适度运动缓解。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补充失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术后1个月月经复潮前需严格避孕,推荐使用避孕套避免重复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伤。
药物流产后应卧床休息2-3天,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2周内禁止性生活及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并使用消毒卫生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恢复。术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大出血需立即返院检查,定期复查血HCG及超声评估恢复情况。流产后卵巢功能通常1个月左右恢复,此期间需注意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