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皮肤护理、隔离防护、疫苗接种等方式治疗。水痘通常由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免疫力低下、病毒潜伏感染、未接种疫苗等原因引起。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的疱疹液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黏膜复制,随后通过血液播散至皮肤。患者皮肤会出现红色斑丘疹,逐渐发展为水疱并伴随瘙痒。治疗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严重时需口服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排出含病毒的飞沫,易感者吸入后可能感染。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特征性皮疹。治疗期间需佩戴口罩隔离,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同时补充足够水分。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更易感染且症状较重,可能出现高热、密集疱疹甚至肺炎等并发症。这类患者需尽早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静脉给药,必要时住院治疗。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
初次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复发引起带状疱疹。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剧烈疼痛。急性期可外用喷昔洛韦乳膏,配合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
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和成人均为易感人群。疫苗接种可产生持久免疫力,推荐1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暴露后3-5天内接种疫苗仍可提供保护,或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
水痘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疱疹结痂前避免接触孕妇和免疫缺陷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消毒。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直至痊愈。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