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耳屎堵住耳朵了家长可以自己掏吗

|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耳屎堵住耳朵了家长可以自己掏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耳屎堵住耳朵时家长一般不要自行掏挖,建议就医处理。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异物的作用,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排出。

儿童外耳道皮肤娇嫩且弯曲狭窄,自行使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可能造成外耳道划伤或鼓膜穿孔。不当操作还可能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形成耵聍栓塞,引发耳痛、耳鸣或暂时性听力下降。家庭处理可尝试让儿童侧卧,在医生指导下滴入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配合温水冲洗。

当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炎、真菌感染等病理情况时,需由耳鼻喉科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取出。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耵聍钩、吸引器或耳内镜清理,合并感染时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婴幼儿出现持续抓耳、哭闹或听力异常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诊。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给儿童使用棉签清洁耳道,洗澡后用毛巾擦拭耳廓即可。定期观察儿童耳道分泌物情况,若发现褐色硬块或油性耵聍积聚,可每3-6个月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清理。保持合理饮食结构,适当补充锌元素有助于维持耳道皮肤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夜游症的10个征兆

儿童夜游症可能表现为睡眠中起床活动、眼神呆滞、无目的行走、无法被唤醒、重复性动作、对话困难、短暂记忆缺失、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睡眠中断。儿童夜游症通常与遗传因素、睡眠环境不佳、心理压力、睡眠不足、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疲劳、药物影响、疾病、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1、睡眠中起床活动:儿童在睡眠中突然起床,可能在家中走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通常表现为无意识行为。家长应确保睡眠环境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危险区域,必要时可在卧室门口安装安全门。 2、眼神呆滞:夜游症儿童在活动时眼神呆滞,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这种情况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家长应避免在睡前过度刺激孩子,保持安静的环境。 3、无目的行走:儿童在夜游时可能无目的地在家中行走,甚至离开卧室。家长应确保门窗锁好,避免孩子意外离开家中,同时可在床边放置柔软的地毯以防摔倒。 4、无法被唤醒:夜游症儿童在活动时通常难以被唤醒,即使大声呼唤也无反应。这种情况可能与深度睡眠阶段有关,家长应避免强行唤醒孩子,以免造成惊吓。 5、重复性动作:儿童在夜游时可能表现出重复性动作,如反复开关门或整理物品。这种行为可能与心理压力有关,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 6、对话困难:夜游症儿童在活动时可能无法进行正常对话,语言表达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可能与睡眠阶段的大脑功能抑制有关,家长应避免在此时与孩子进行复杂交流。 7、短暂记忆缺失:夜游症儿童在清醒后通常对夜游行为没有记忆。这种情况可能与睡眠中的记忆形成机制有关,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责备孩子。 8、情绪波动:夜游症儿童在清醒后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或困惑。这种情况可能与睡眠质量不佳有关,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9、行为异常:夜游症儿童在活动时可能表现出异常行为,如进食或穿衣。这种行为可能与睡眠中的行为控制失调有关,家长应确保家中物品摆放安全,避免孩子误食或受伤。 10、睡眠中断:夜游症可能导致儿童睡眠中断,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必要时咨询排除其他潜在睡眠障碍。 儿童夜游症的护理需从饮食、运动、睡眠环境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或高糖食物,可选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运动方面,白天进行适量体育活动,如跑步或游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睡眠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刺激。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每天睡眠时间充足。若夜游症频繁发生或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