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婴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办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婴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秀容
李秀容 益阳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婴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办?宝宝出现吐奶的情况后将吐出的奶水擦干后要及时将宝宝抱起,要让宝宝的上身立起来这样才能让宝宝减少吐奶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宝宝的上身处为直立的状态是奶水就不会轻易的流出来了,这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能让宝宝有个良好的状态,用手轻轻拍打宝宝。让宝宝喝完奶水不久就出现吐奶的情况是要急需处理好奶水,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上,然后帮助宝宝拍打嗝,这样能够缓解吐奶的情况,在给宝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10岁儿童头围标准是什么

1-10岁儿童的头围标准是评估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常随着年龄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新生儿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1岁时增长至46厘米,之后每年约增长1厘米,到10岁时头围约为52厘米。头围的测量方法是用软尺从眉弓上方绕过枕骨隆突一周,取最大值。头围过大或过小可能提示生长发育异常,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1、新生儿期: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4厘米,通常在32-36厘米之间。头围过小可能提示小头畸形,过大则需排除脑积水等疾病。此阶段头围增长迅速,每月约增长1.5厘米。 2、1岁以内:1岁以内是头围增长最快的时期,1岁时头围平均为46厘米。头围过小可能与营养不良或遗传因素有关,过大需警惕颅内病变。此阶段每月头围增长约1厘米。 3、1-3岁:1-3岁儿童头围增长放缓,每年约增长1厘米。头围过小可能提示发育迟缓,过大需排除颅内压增高。此阶段头围正常范围约为46-49厘米。 4、3-6岁:3-6岁儿童头围继续缓慢增长,每年约增长0.5厘米。头围过小可能与慢性疾病有关,过大需排除肿瘤等病变。此阶段头围正常范围约为49-51厘米。 5、6-10岁:6-10岁儿童头围基本稳定,每年增长约0.5厘米。头围过小可能提示内分泌疾病,过大需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此阶段头围正常范围约为51-53厘米。 儿童头围的测量需定期进行,建议每3-6个月测量一次。测量时应注意软尺紧贴头皮,避免过松或过紧。头围异常时,需结合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指标综合评估。日常生活中,应保证儿童营养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鼓励儿童进行户外活动,促进骨骼和大脑发育。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生长发育异常。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